來到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尕楞藏族鄉洛哇村,一座450多平方米嶄新的現代化廠房映入眼簾,從中傳來陣陣“咩咩”聲,幾只剛產下的羊羔正吸吮著乳汁。
這里是洛哇村新建的絨山羊養殖基地,駐村第一書記張海林看著羊舍里活蹦亂跳的羊羔,一邊數,一邊對娘美說:“那幾只母羊快產仔了,眼下正是母羊產仔的高峰期,千萬馬虎不得。”
娘美是絨山羊養殖基地的承包人,她原本一直在外打工,后來村里要發展特色養殖業,洛哇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海林尋思了很久,決定請娘美回來承包這個項目。
娘美樂呵呵地說:“當時張書記說這個項目前景好,而且村上把土地批復等手續都辦好了,就等著我‘拎包入住’,我和丈夫毫不猶豫答應了,這些絨山羊是今年年初進的,進了200只,到目前已經產下72只小羊羔,我們計劃再擴大規模。”
2021年7月,駐村第一書記張海林來到這里,通過走訪,他發現村民們很擅長養殖,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山羊、騾子、黃牛等家畜。
為什么選擇“絨山羊”養殖?張海林介紹,絨山羊渾身是寶,在循化當地,絨山羊肉深受市場青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它的優勢,而羊絨被稱為“軟黃金”,具有光澤自然、手感柔和、自然卷曲度高等特點。
絨山羊養殖還可以讓村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用,變廢為寶。2022年,洛哇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決定在村里打造農作物基地,將兩者進行整合發展。
于是,他們積極與省農科院、畜牧研究院專家、縣農科局銜接,先后打造了8公頃優質蠶豆試種基地、14.7公頃優質小麥良種培育基地,基地規模化產生大量秸稈,再送到養殖場。
村里的小麥種植大戶吉合太加說:“以前這些秸稈隨意堆放,只能當垃圾在田里焚燒,不僅浪費資源,還污染了環境,現如今送到養羊廠做飼料,還能賺點錢,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牛玉嬌 循 組)
摘自《青海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