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暖陽伏在桃樹枝丫上,黃桃園里的歡笑聲在春風中回蕩。
“樹要修成V字形,確保四面都能接觸到陽光,一棵樹留四個大枝條就行,多了會影響果實的質量。”在湖南懷化洪江市黔城鎮桃源村詹訓瑤的黃桃種植基地里,村民們忙著給桃樹除草、修枝,為桃樹結出高品質果實做各項準備工作。
1993年,剛成家的詹訓瑤便與19棵黃桃樹結下“不解之緣”。當時,年輕的她就立下目標——把黃桃種好,不斷擴大種植面積。但因不熟悉種植管理技術,導致果實品質低,賣不出好價錢,果園連續幾年負債經營。2015年,她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幫扶干部的介紹下,詹訓瑤到長沙參加湖南農業大學舉辦的黃桃種植管理技術培訓班,潛心學習一個月,逐漸掌握了黃桃種植技術。在當地農業技術人員多次上門指導下,從19棵到上萬棵,她的黃桃越種越好,2017年收入超過40萬元,詹訓瑤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桃專家”。
詹訓瑤備受鼓舞,她成立合作社帶動村里十多戶農戶一起種黃桃,并為村里一些困難戶提供就業崗位。農戶們嘗到了發“桃”財的甜頭,也爭相種植。在幫扶干部和村“兩委”的引導下,全村黃桃種植面積增加至2500余畝。
“那時候趕上了農村電商發展的好時期,我就探索學習電商經營。政府這幾年也以‘黃桃采摘節’等活動搭臺,通過直播帶貨等渠道推廣、銷售咱們的黔陽黃桃,還修了園地產業路,管理、運輸都很方便,銷量好的時候電商訂單一天就超過2萬斤。”詹訓瑤介紹。
眼看著村里黃桃產量年年增加,詹訓瑤又萌生了新想法,“黃桃鮮果保質期短,我近期正在聯系幾家水果深加工廠,和村里黃桃種植戶商量將部分果子加工成黃桃干、黃桃罐頭等,延長銷售周期。”
(邵 偉 李 林 劉祝平)
摘自《中國婦女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