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列擺放整齊的蜂箱、一只只滿山散步的綠殼蛋雞、一派欣欣向榮的“八有”山地立體農業景象映入眼簾……誰又能想到三年前的這里雜草叢生,主人是曾經大家眼中一敗涂地的陳建國。
出師不利“栽跟頭”,暗室逢燈開新局。家在甘肅隴南西坡鎮的陳建國看到養殖山羊前景良好,于是拿出所有積蓄,并通過親戚朋友和銀行借貸15萬元,建了圈舍、購買了80只山羊,通過繁育發展到200余只,因初次養殖技術不成熟造成部分山羊死亡,區域環境不適宜導致養殖山羊品質不佳,在最終售賣時困難重重、血本無歸。
得知此事后,西坡鎮黨委書記余雅各親自上門,耐心宣傳惠民政策,在思想上進行開導,幫助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慢慢地幫助其重拾信心。陳建國又從養殖中蜂和生豬開始,開啟新的產業征程。
追蜂逐蜜抓“雞”遇,深耕山地創新路。陳建國通過參加培訓和外出參觀,增長了技術和見識,結合兩當縣“三養一藥”“雙百千萬”和“八有”山地立體農業的發展思路,成立了西坡建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了中蜂80箱,生豬10頭,隨著產業獎補等惠農政策的講解和實施,建國合作社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按照長短結合、優勢互補、立體循環的農業產業發展布局,2023年,新建圈舍5座750平方米,養殖生豬1200頭、“五黑一綠”生態放養蛋雞2萬余羽、中蜂1400余群,種植中藥材200畝、花椒30畝,合作社年收益120余萬元。帶動26戶群眾發展產業,戶均增收5000元。
飲水思源踐初心,情系桑梓“哺”鄉鄰。“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大家的鼎力相助,就沒有如今的我。”陳建國說。當上產業大戶的陳建國,眼中不再只有自己家中的那一畝三分地了,他更多地去為全村人考慮,去謀劃更多人的致富途徑,不僅解決周圍富余勞動力的就業,而且免費講解種養技術,在他的帶動下,全村群眾積極參與,發展“五黑一綠”生態放養雞、中蜂、花椒核桃、中藥材等產業,讓不同產業在西坡鎮紅崖村的這片土地上遍地開花。
(余小芹)
摘自《甘肅農民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