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魚有辯證法
時間:2023-12-06 14:47:58 來源:農民文摘 作者: 字號:【

  中國人歷來愛吃魚。杜甫曾以“無聲細下飛碎雪”“放箸未覺全盤空”來描寫魚的美味。然“君子各以所好為禍”,一旦不加約束,“所好”就會成為禍端。

  唐朝段成式著《酉陽雜俎》載:和州劉錄事被免職后,情志不疏,飲食無節,猶嗜魚味,且稱從未吃飽過。有人特意捕了百余斤魚,送給劉錄事吃,他果真吃了一盤又一盤。

  魚屬陰性,偏食自生痰濕,劉錄事吃魚過程中被痰壅阻,痰閉心竅直至神志不清……這位任上嗜美味、被免職后仍貪吃者終于嘗到了惡果。

  同樣是面對一條魚,有人卻因賢能而被傳頌。春秋時在魯國做宰相的公儀休,為后世留下“公儀休嗜魚”的故事。

  公儀休當上宰相后,許多人送魚給他,他都一一謝絕。他對弟子說:“正因為我喜愛吃魚,才不能隨便接受別人送來的魚。如果我因收受賄賂而被免職,以后可能就吃不到魚了;如果我廉潔奉公,就不會被免職,也就能常常買魚吃了。”

  《道德經》里還有一句:“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一警世名言已流傳2000多年,也常見有人將此寫成條幅懸掛在客廳。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咀嚼其內涵以自警呢?“拒魚”與“嗜魚”的典故,實在可引為今日為人、為官之鏡。

  (齊世明)

  摘自《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