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吃晚飯有葫蘆湯,吃的時候感覺葫蘆有點發苦,吃完就食物中毒了,我媽吃得多上吐下瀉,我喝了點湯就有點肚子疼……”一名浙江杭州網友發帖講述了自己和家人因為食用了發苦的葫蘆而導致食物中毒的經歷。
“類似葫蘆、絲瓜等瓜果如果發苦,就是毒素累積。除了苦瓜的苦味是正常的之外,其他瓜果的苦味基本都是異常的信號。”生物與食品工程專業博士云無心說。
最近,四川珙縣的一名61歲老人食用發苦的葫蘆瓜導致重度食物中毒的事件。吃到苦味葫蘆瓜后,該患者并沒有在意,過后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的現象,到醫院急診科就診時已病情嚴重,除了有消化道癥狀外,還有重度黃疸、重度腎損傷。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危及生命。
據云無心介紹,瓜果發苦是其對病蟲害等外界威脅的一種刺激代謝反應。“就像動物受到外界敵人的侵擾會做出應激反應,植物受到細菌、病毒、蟲害威脅或處于不利環境等特殊條件下,也會釋放毒素等物質來作為防御。”
“像葫蘆、絲瓜等蔬菜屬于葫蘆科,產生的毒素叫做葫蘆素。這種葫蘆素及時經過高溫烹煮也很難殺滅。這種毒素存在于瓜果之中,被人食用達到一定的量,就會造成人體的食物中毒反應。”云無心說。
云無心強調,苦瓜、咖啡、茶葉等食物本身就呈苦味,這些都是正常的。但其他所有本不應該呈現苦味的食物出現了苦味,都不應該再食用。“苦葫蘆、苦絲瓜從外觀上無法鑒別,只有在品嘗后才能發現苦味,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將苦葫蘆吐出或咽下,攝入的毒素都是極少量的,不足以引發食物中毒,不用過分擔心。”
(武星如)
摘自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