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向社會正式發布了19個新職業和28個新工種,并調整變更了11個職業(工種)信息。在縣鄉村,新職業興起折射鄉村新業態繁榮,無論是“老把式”還是“新生代”,越來越多扎根鄉土、熱愛鄉村、擅長經營的電商達人、民宿管家、“鄉村CEO”、牧民攝影師、滑翔傘教練等,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返鄉創客:“00”后競速電商賽道
環形補光燈點亮,直播開始,22歲的康艷妙語連珠,邊試戴女帽邊介紹。這間位于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電商孵化中心的工作室,日均發出快遞上千件。
兩年前,康艷她辭去城里的工作,抓住家鄉發展電商的“風口”,回鄉創業。過去一年,康艷在6個平臺的直播間和店鋪賣出超500萬元的頭巾和帽子。
跟隨父輩搬離大山的康艷,幾年前考入銀川的大學。大學期間她一直熱衷視頻剪輯,精心維護的賬號不斷漲粉,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大學畢業時,康艷憑借特長,入職銀川的一家教育機構,負責新媒體運營。2022年康艷下決心回鄉創業。
從一個人干全家幫忙,到招聘10多個人各司其職,康艷的工作室現在有模有樣。提起“創業密碼”,康艷想了想說:“關鍵要選好賣什么,比如女帽投入相對少,不壓貨、不壓單,資金回流快。”電商孵化中心為他們免費提供直播場地,組織學習交流活動,定期培訓打通招聘通道。
紅寺堡區電商專班“班長”馬青松介紹,2023年以來,當地緊盯電商銷售環節,通過培育本地團隊、引進優質電商企業、組建專業服務團隊、開展校地合作等,讓“產品變商品、商店變電商、手機變農具、數據變農資”。
康艷所在的電商孵化中心,擁有200余間“住宿+直播”一體的直播間,以及培訓室、選品區、化妝更衣室、攝影剪輯室等功能分區,可為企業、商戶、主播提供多種支持。
紅寺堡區還成立了60多個村級電商站點及物流驛站,培訓上千名“村播”,助力電商產業延伸到鄉村。
如今,西海固“村播”獨具風格的直播,不僅把當地的特色產品賣出去,也向外界展示著家鄉的風土人情。“今年我計劃在紅寺堡創辦工廠,加工女帽,最近已經開始運營跨境電商,準備帶著鄉親們把貨賣到國外去。”康艷說。
民宿管家:點亮鄉村的“詩與遠方”
溫紀高和趙倩是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六家畈社區的民宿管家,他們為村莊發展帶來了新活力。肥東縣從找不到發展路子到構建“民宿+”發展模式,讓鄉村承載起游客們的“詩與遠方”。
35歲的溫紀高是社區花田·時光里民宿的一位管家,大學畢業后,他從事過建材銷售、裝修裝飾等工作。“我老家在皖北,當我來到六家畈時,一下被依山傍水的自然風光吸引,下定決心要在這里扎下根來。”
六家畈社區西鄰巢湖、兩面青山,發展文旅產業具有一定的自然資源稟賦。花田·時光里民宿負責人方向奎說,隨著農文旅融合發展,越來越多游客選擇到鄉村體驗民宿、感受當地文化、奔赴“詩與遠方”。
如今,無論是在大別山腹地、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還是江淮運河文化旅游發展帶,一批鄉村旅游新業態正在江淮大地興起,鄉村面貌經歷著脫胎換骨的變化。硬件好了,客流多了,群眾的生活也富了。
“鄉村CEO”:用經營專長蹚出鄉村產業振興新路
為統籌鄉村資源、推動產業發展,重慶城口縣190家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出資,合股成立了大巴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公司。通過市場化招引,聘請今年42歲的專業人才何書勤,擔任公司總經理,作為“鄉村CEO”對公司進行專業化運營,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這家如今擁有臘肉熏制、晾干、包裝標準化流水線的專業合作社,過去只是一間小小的家庭作坊。2022年,為了建立標準化的肉類清洗、分割、冷凍車間,李文成準備對老臘肉加工廠房進行改造升級,卻遇到了資金缺口。這時,縣里專門負責助推鄉村產業發展的城口縣大巴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巴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公司”)及時提供了支持,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入股30萬元,幫助改造了老臘肉生產線。
“這幾年城口老臘肉的品牌越擦越亮,我們也乘著產業發展的東風,把臘肉生意越做越大,一年銷售額有400多萬元。”李文成說。
城口縣地處大巴山區腹地,老臘肉、山地雞等土特產遠近聞名,鄉村旅游資源也很豐富。為統籌鄉村資源、推動產業發展,2021年,城口縣190家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出資,合股成立了大巴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公司。通過市場化招引,聘請來自重慶市農業擔保有限公司的專業人才何書勤擔任公司總經理,作為一位“鄉村CEO”對公司進行專業化運營,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大巴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公司的市場定位就是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幫助縣內鄉村產業發展。何書勤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重點完善鄉村投資可行性評估論證機制,相關項目通過專家評審,才能走投資決策流程,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從支持種養殖大戶改造生產設施,到助推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大巴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公司從成立以來,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幫助20多個產業項目發展。由于營運穩定,這家企業也已向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東分紅近90萬元。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需要更多像何書勤這樣的經營管理人才,近年來城口縣選聘縣級、鎮級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職業經理人10多名,這些‘鄉村CEO’正在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氣象。”城口縣農業農村委副主任付星基介紹。
安全領航員:山地越野創造“家門口”的就業
今年初,潘富豪轉行到文旅行業,成為浙江安吉橫柏村天目溪谷第一位“安全領航員”。安全領航員,顧名思義,保障游客開車的安全。游客訂票、核銷后,他要帶領游客到訓練場上,通過不同難度的項目測試駕駛能力。接著,帶領游客行徑在山間小路,穿過一個又一個景點。
“教練從入門到成熟需要兩個2月,學習相關的安全知識,考取駕駛和應急救援證件,才能單獨帶游客。”潘富豪表示,目前團隊里6名教練,大多是本地人,有的是網約車司機轉型,有的做過漂流,有的做過餐飲。
美團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來,平臺上越野相關團購訂單同比增長62%。背靠南昆山、有“溫泉之鄉”之稱的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在傳統溫泉旅游項目之上,利用山地資源優勢開發越野等新供給。
2020年,林洪基返回家鄉,耗資千萬開發了南昆山第一個越野車項目——虎形地越野谷俱樂部。他瞅準廣深莞公司團建、親子游群體,設計了環山涉水、叢林險境等多條路線。
“我們團隊有9人,多為大城市回流的年輕人,旺季工資可達本地平均水平的2倍。”林洪基表示,今年7月俱樂部收入環比增長2倍,六成客流來自線上。潘富豪也表示,每年6~8月,天目溪谷越野一天接待200多人,最忙的教練一天跑20多趟,基本通過線上接單。
美團最近發布的《2024年輕人縣城旅居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縣城徒步蕨類森林、蒼山采野生菌、去溪流邊拓染等縣域新奇體驗的訂單快速增長。大理、淳安縣、長沙縣的賽車訂單量多,瑞安市、萬寧市、陽朔縣、惠東縣、都江堰市的滑翔傘訂單量多,博樂市、都江堰市、膠州市的射擊射箭訂單量增長快。
牧民攝影師:鏡頭下的山海與草原
家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的多杰今年30歲出頭,從小他就在青海湖畔的草原上放牧。為了更好宣傳家鄉的畜牧產品,多杰想到拍攝記錄整個牛羊轉場的過程,通過視頻和照片來展現生態畜牧業的發展和剛察本地的風光。
牛羊轉場是多杰放牧生活中最有趣的經歷,從夏季牧場到冬季牧場,驅趕牛羊前進的途中,不僅能看到草原上各種各樣的生物,也能感受到生命的輪回與自然的偉大。“能看到羊群的生長變化,也能感受到草原的生命力。”多杰說。
難忘的轉場經歷,成為多杰日后拿起相機的契機。
2023年,看到鄉親們的牛羊肉常常賣不上好價錢,多杰想到開一家線上線下同時營業的牛羊肉鋪,幫助鄉親們賣牛羊肉。在不斷的溝通與努力下,他與剛察縣吉爾孟鄉合作,一同投資在縣城開了一家牛羊肉店鋪,拋開中間商差價,直接把牧民的牛羊肉擺到貨架上。
為了更好宣傳商品,多杰想到拍攝記錄下牧民放牧時牛羊轉場的全過程,用短視頻和照片來展現生態畜牧業的發展和剛察本地風光。多杰找來幾個朋友,從省城租來照相機,用了整整一個夏天,完整記錄了牛羊轉場的全過程。
這次的成果也帶動了牛羊肉的銷售量。2023年,牛羊肉鋪的收入達到30萬元,不少群眾因此增加了收入。多杰謝絕了鄉里的分紅,他希望能夠把這個渠道做大做穩,真正幫助鄉親們增收致富。
自從拍攝完牛羊轉場,多杰對攝影的興趣就被激發出來,他買了專業的相機,只要一有空就跑去拍照,草原深處、大湖沿岸、高山森林……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了青海湖周邊的每個角落。
“前一段時間,我看到玉樹的幾個牧民拍的紀錄片獲得了國際大獎,拍得真好啊!我以后不指望能獲得大獎,只要能把青海湖周邊的景色記錄下來,讓大家都能欣賞到就好。”多杰指了指滿滿一整墻的照片,“我喜歡攝影,草原上的一草一木我都想給拍下來。現在生活好了,也不用去放牧了,但我還是喜歡原來牧民的生活,有草原,有牛羊,還有青海湖。”
滑翔傘教練:藍色經濟“撞上”低空旅游
今年25歲的胡拓2021年進入滑翔傘行業。在經歷一年多的培訓后,成為一名職業滑翔傘教練。去年胡拓主動到廣東惠東成為一名“縣漂”。
今年暑假,胡拓一天最多要飛十幾趟。最累的時候,白天干滿12個小時,晚上還要回去剪輯游客視頻。雖然累了點,但他喜歡這份工作的自由,“雙人傘只是滑翔傘運動的九牛一毛,客流少的淡季,我會自己去尋找更好的滑翔地。”
“新媒體和線上平臺的加持,讓更多人知道滑翔傘運動。海邊滑翔傘基地并不多,大部分通過線上引流。”趣飛飛巽寮灣店長大偉介紹,過去幾年,全國滑翔傘商家從100多家漲到400多家。成熟滑翔傘教練的年收入超過20萬,是惠東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的3倍。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