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蔬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體獲取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物質的重要來源。蔬果種類眾多,究竟哪些健康價值更高?怎么吃才能吃得更健康?
最近,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臨床營養(yǎng)學》發(fā)表了一份“蔬果排行榜”,評出19種高代謝質量蔬果。依次是:蘋果/梨(5分),球生菜/團生菜(4分),菠菜(4分),苜蓿芽(4分),茄子/西葫蘆(4分),葡萄干/葡萄(4分),西蘭花(4分),芹菜(4分),羽衣甘藍(4分),青紅椒(4分),胡蘿卜(3分),菜花(3分),羅馬生菜(3分),藍莓、西柚、橙子、西梅、蘑菇、香蕉(2分)。那些總得分小于2分,未能產生積極影響的則是“中低代謝質量蔬果”。其中代謝質量最低的5種分別是豌豆、以油炸方式烹飪的土豆、西瓜、番茄汁和玉米。
同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議,每日攝入蔬菜不少于300克、水果200~350克。要想更好地獲得蔬果的防病價值,一定要養(yǎng)成每天吃蔬果的習慣,并且“會吃”。
一方面保證餐餐有蔬菜,可多選擇深色蔬菜,比如深綠色、紅色、橘紅色或紫紅色的蔬菜,這類蔬菜富含β-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一大來源。
另一方面可選擇吃五顏六色的蔬果,保證花青素、葉黃素、葉綠素、番茄紅素、胡蘿卜素等的攝入;優(yōu)先選擇應季蔬果,風味和營養(yǎng)更好。
烹調方式也會影響蔬菜的抗氧化能力和預防慢性病的能力,比如在本文上面提到的哈佛大學這項研究中,生胡蘿卜得分為3分,屬于“高代謝質量蔬菜”,而煮胡蘿卜和胡蘿卜汁得分為 -1 分,屬于低代謝質量蔬菜;其中炸薯條具有更差的心臟代謝特征,特別是高胰島素血癥和讓炎癥潛能增加。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