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假蒼耳防控技術指導意見
時間:2024-11-14 15:07:21 來源:農民文摘 作者: 字號:【

  假蒼耳隸屬于菊科、假蒼耳屬,原產北美洲。最早于20世紀80年代入侵我國遼寧省朝陽縣,目前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新疆、山東等地均有分布。假蒼耳已被列入《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是我國重點管理的重大農林外來入侵物種。近年來,假蒼耳在我國仍呈擴散蔓延趨勢,為有效防范其侵害,做好防控工作,制定本防控技術指導意見。

  一、主要特征

  (一)生物特征

  一年生草本,株高0.15~3米。根系為直根系,主根發達,周圍有多個側根。莖直立粗壯,多分枝,呈綠色或紫色,下部莖光滑無毛,具明顯縱條紋,向上漸有毛。葉片大部分對生,頂部的少數葉片互生;葉片三角狀、卵形、寬卵形或近圓形,長6~20厘米,寬5~18厘米;葉脈在背面隆起,葉緣有重鋸齒;葉正面具短伏毛,背面具綿毛,灰綠色;葉柄長1~12厘米。花序梗長1~12厘米。總苞陀螺狀至半球形,直徑3~5厘米,苞片長2~3厘米。頭狀花序排成圓錐花序狀,花序枝頂生及腋生,每個頭狀花序下垂,覆瓦狀排列,葉質,橢圓狀菱形,花單性,同一頭狀花序上既有雌花也有雄花,全部為管狀花,著生在圓錐形的花序托上;雌花位于花序盤邊緣,在雌花與總苞片之間有一大型船形鱗片包圍雌花,鱗片邊緣有睫毛;花柱較短,柱頭二裂,子房倒卵形,雄花位于花序盤中央,數目較多,花粉粒圓球形。瘦果黑色至黑褐色,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倒卵形,背腹扁,表面密布顆粒狀細縱紋,兩側有明顯脊棱,頂端圓鈍,基部具凸出的黃色果臍。7-10月開花結果。

  (二)主要危害

  假蒼耳植株高大、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環境適生性好,在入侵地嚴重排擠本地植物,形成單一優勢群落,對許多生物資源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大批土著野生植物因此失去了生存環境。入侵大豆、玉米、向日葵、甜菜等農田后,將嚴重降低農產品的品質與產量,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假蒼耳可在花期產生大量的花粉,相對于豚草更易導致“枯草熱”的發生;果期植株散發明顯異味,皮膚接觸會有瘙癢感,危害人體健康。

  (三)發生生境

  主要分布在農田、公路和鐵路護坡地、荒地、河邊灘涂地、廢棄的田野、路邊等。其對環境適應能力十分強,在干旱貧瘠的荒坡隙地、鹽堿地、石縫都能生長。

  二、防控策略

  假蒼耳最適宜的防治時期為營養期,根據假蒼耳的發生生境和危害程度,結合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因地制宜,采取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同時,加強植物檢疫,采取有針對性的監測預警和治理措施,做到“早發現、早滅除”,降低假蒼耳對經濟和生態環境危害。

  三、防控措施

  (一)植物檢疫

  假蒼耳種子較小而輕,主要隨人畜活動和交通運輸等方式進行傳播,同時還可混入農產品,或通過作物、花卉、草種等的引種等進行傳播。各級植物檢疫部門應加強檢疫措施,一經發現,立即鏟除或滅除。

  (二)監測預警

  在營養生長期(尤其是花期)定期開展監測調查,重點調查農產品、基建材料等調運過程中的工廠、企業,以及公路、鐵路沿線等,查明假蒼耳的主要發生區域及其在擴散前沿帶、前哨點和潛在入侵地的發生動態,詳細繪制分布圖,一旦發現新的入侵要及時及早根除。

  (三)人工拔除或機械防除

  在假蒼耳零星發生區。為確保滅除效果,主要采用人工拔除或鏟除等物理方法進行處置,處置時期在假蒼耳4-5葉期前,根系發育較弱,尚未扎根期,可連根拔除或鏟除,防止其長大,形成競爭優勢。且滅除后要進行持續監測,如果發現假蒼耳還有發生,要持續進行防除,也可輔助使用除草劑提升防效,直至3年內不再發現假蒼耳為止。

  在假蒼耳的連片發生區。春夏季營養生長期(苗期和開花期)可采用人工防除、機械防除、化學防治方法進行防治。對于生長迅速、根系龐大的成片假蒼耳,應進行機械割除,且應貼地刈割(留茬5厘米左右),不留高茬,以防新枝再發。

  防除的最佳時期宜在植物開花前進行,使其不能開花結籽。在秋冬季結籽期,主要采用人工或機械拔除的方法進行防除。如果發現種子已經成熟,需要人工用枝剪剪除花序部分,裝入密封袋并進行滅活處理,防止種子進入土壤形成新的入侵與擴散。

  (四)化學防除

  在假蒼耳的苗期和花期可采用化學防治方法進行防除。化學防治時應根據假蒼耳的發生生境和除草劑特性,謹慎地選用除草劑和噴施方法,在4-6葉的苗期效果最佳。

  農田。禾本科作物田(小麥田、玉米田),每畝可使用24%氨氯吡啶酸25克,或48%三氯吡氧乙酸35克,或20%氯氟吡氧乙酸40克,或25%辛酰溴苯腈乳油150毫升等,加生物助劑,兌水30~40升,均勻噴霧防治。大豆田,用乳氟禾草靈6克,或氟磺胺草醚17克,加生物助劑,兌水30~40升,莖葉均勻噴霧進防治。

  公路和鐵路護坡地、荒地、河邊灘涂地。使用內吸性除草劑41%草甘膦異丙胺鹽AS,21%氯氨吡啶酸AS,觸殺性除草劑48%滅草松AS,20%氟磺胺草醚AS,50%2,4-滴異辛酯EC,20%草銨膦AS,10%乙羧氟草醚EC,植株防效均在90%以上。

  化學防治噴霧時要選擇靜風、晴好天氣條件,避免噴施的藥劑飄移到鄰近敏感植物上,引起藥害。在河溝邊或農田邊謹慎使用化學藥劑,避免污染水體或藥劑隨雨水進入田間而造成藥害。施藥區應插上明顯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五)替代控制

  此外,在假蒼耳大面積發生的荒地、路邊等地種植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有經濟價值、綠化價值的植物可替代假蒼耳屬植物群落,一旦定殖成功,可長期抑制假蒼耳的生長。

  四、部門協調與科普宣傳

  嚴格落實假蒼耳入侵地屬地防控責任和部門(如農業、海關、林草、生態環境、水利、交通等)協同管理,避免出現管理盲區和遺漏等,提升防控效率。

  充分運用電視廣播、網絡媒體、宣傳圖冊等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與培訓,普及假蒼耳的識別要點和防控技術,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假蒼耳監測與防控隊伍中來,全面提升假蒼耳的綜合防控效果。

  摘自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網站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