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蒼溪縣以野生獼猴桃原生境保護區項目建設為契機,深入開展獼猴桃種質資源保護及利用,全面加強科技研發創新,推動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有效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獼猴桃產業同步發展、相得益彰,繪就出綠水青山與累累碩果相映生輝的綠色發展生動畫面。
挖掘種質資源,培育優良品種。圍繞獼猴桃種質資源保護及利用,建立野生獼猴桃原生境保護區4868畝,發動縣內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力量,組建保護專班隊伍“扎根駐營”,重點檢測野生獼猴桃資源、原生境部分保護,保護區內的中華、美味等各科屬獼猴桃得到有效保護,“紅源”品種已被授權保護公示,“S3”品種進入中試階段已提請保護。利用野生獼猴桃原生境保護區及獼猴桃特色種質資源圃,通過資源評價,篩選出有希望成為品種培育的株系8個,后續將進一步加強資源評價和分子標記,篩選優良單株。截至目前,已先后選育出紅陽、紅華、紅美、紅昇等紅心獼猴桃新品種11個,建成無病毒花粉基地200畝、無病毒接穗基地300畝、收集保存優良資源1600余份,培育獼猴桃雜交個體1.5萬個。
強化技術支撐,促進資源轉化。建立從事品種選育、試驗示范、推廣應用的專業技術隊伍,形成了“以縣為中心,以鄉鎮為基礎,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的獼猴桃技術服務網絡。修訂蒼溪紅心獼猴桃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生產技術規程,推廣糧獼套作、潰瘍病防治、生草栽培等新技術,建立全過程生產標準體系。
創新聯結機制,推動產業發展。按照“政府主導、部門主抓、企業主力、群眾共創”的工作思路,采取“大園區+小庭院”模式,構建“地標產業+龍頭企業+專合組織+農戶”的產業結構,創新“四保四分紅”農企利益聯結機制,經營主體、規模和效益全面提高。截至目前,建成萬畝以上現代地標農業產業園23個,村級地標產業示范園576個,以紅心獼猴桃為主的小庭院3.8萬個,全縣種植紅心獼猴桃39.5萬畝,年產鮮果13.6萬噸,年綜合產值達到63.1億元,蒼溪紅心獼猴桃產業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3%,成為富民強縣的“黃金果”和代言蒼溪的“金名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