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法鎮沙壩村里的文杰水產養殖農場,養殖戶朱奎林正從蟹塘內把爬滿螃蟹的籠網裝到桶中。
前些年,朱奎林一直在廣東打工。逢年過節回家時,親朋好友總會托他帶一些大閘蟹。久而久之,他發現在家鄉養殖大閘蟹是個商機。2019年,朱奎林決定回鄉創業。
為增強競爭優勢,朱奎林將目光聚焦在有機大閘蟹上。“我考察了很多地方,發現沙壩村不但生態環境好,而且有流動水源。經過專業機構檢測,這里的水中含有10多種微量元素,而且早晚溫差大,適合大閘蟹生長。”朱奎林說。于是,他在沙壩村流轉了70畝土地,創辦了文杰水產養殖農場,開始走上養蟹之路。
走進農場,只見18個大大小小的蟹塘在道路兩旁整齊排列,行至深處也聞不到腥臭味。“養蟹重在養水,只有水質優良,大閘蟹才能健康生長。我們采用的是微水流生態養殖模式,給每個池塘設有流動水域,在養殖過程中做到有機養殖。”朱奎林介紹,他們除了常年給大閘蟹吃冰鮮魚外,還會喂玉米、黃豆、南瓜,給大閘蟹增肥、增甜。
“2022年的大閘蟹長勢喜人,產量達5萬多只,而且品質優良。”朱奎林說,他家的大閘蟹品質好,再加上短視頻平臺的宣傳,吸引了不少回頭客,預計2023年每畝毛收益在1萬元左右。
有機大閘蟹養殖也為群眾開辟了一條新的增收渠道。該村村民唐元珍患有耳疾,自從在朱奎林的農場務工后,每月能增收2000元。除了唐元珍,有機大閘蟹養殖還帶動當地35戶脫貧戶戶均增收1100元,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
如今,朱奎林的農場逐漸走上正軌。2023年9月,朱奎林的公司——漢中文杰祥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取得大閘蟹有機認證證書。
對于未來,朱奎林說:“我會堅持把有機作為大閘蟹的最大特色、最大賣點,將‘綠色標準’貫穿于產業發展的全過程。同時,我也希望能帶動周邊群眾一起養蟹。我將為大家免費提供技術和種苗,并幫助銷售,大家共同打響南鄭有機大閘蟹品牌。”
( 楊露雅 朱媛媛 高思懿)
摘自《陜西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