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據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全國植保體系和科研教學單位專家會商分析,預計2024年全國小麥重大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發生面積8.9億畝次,其中病害發生5.2億畝次,蟲害發生3.7億畝次。
(一)病害
赤霉病總體偏重流行,湖北江漢平原和鄂東、浙江北部、安徽大部、江蘇中南部、河南南部麥區偏重以上流行風險高;江蘇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南部、河北南部、陜西關中、四川西北部和東部中等至偏重流行;預計流行風險面積1.5億畝,需預防控制面積2.5億畝次。
莖基腐病總體偏重發生,主要發生在山東中西部、河南中北部、河北南部、山西西南部、陜西關中等黃淮麥區;預計發生面積6000萬畝。
條銹病總體中等流行,湖北江漢流域、四川盆地、陜西南部、河南南部、甘肅南部等局部偏重流行,河南中部、安徽中西部、山東西南部、云南中西部、貴州西部、陜西關中、甘肅中東部、青海東部、寧夏南部和新疆伊犁河谷等麥區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3000萬畝。
白粉病總體中等發生,江蘇中北部、山東西部、河南東部和北部偏重發生,黃淮、華北和西北的其他大部麥區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9000萬畝。
紋枯病總體偏重發生,河南大部、山東大部、安徽大部、江蘇中北部、河北南部偏重發生,江淮、黃淮、華北其他麥區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1.2億畝。
其他病害總體偏輕至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7000萬畝。其中,葉銹病在各麥區發生4000萬畝;根腐病、葉枯病、全蝕病等病害在黃淮和華北的部分麥區會造成一定危害,預計發生面積3000萬畝。
(二)蟲害
蚜蟲總體偏重發生,主要發生在黃淮和華北麥區,江淮、西南、西北大部麥區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2.0億畝次。
麥蜘蛛總體中等發生,主要發生在江淮、黃淮和華北地區的中西部、西北地區中東部麥區;預計發生面積9000萬畝。
其他蟲害預計發生面積7500萬畝,總體為偏輕發生。其中,地下害蟲在西北和華北麥區發生4000萬畝,麥葉蜂在華北麥區發生面積1500萬畝;吸漿蟲、一代粘蟲、土蝗等害蟲在部分麥區預計發生面積2000萬畝。
摘自全國農技推廣網
最近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各省(區、市)測報技術人員和有關專家,根據冬前病蟲發生基數、大豆種植情況和冬春季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24年全國大豆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30億畝次,重于上年。其中,大豆根腐病、大豆食心蟲在東北春大豆區,甜菜夜蛾在黃淮海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區,煙粉虱在黃淮南部有偏重發生風險。
大豆根腐病發生面積1900萬畝,其中黑龍江偏重發生,內蒙古、四川、安徽中等發生,其他大豆種植區偏輕及以下程度發生。
大豆霜霉病發生面積770萬畝,四川、湖南中等發生,其他大豆種植區偏輕及以下程度發生。
大豆食心蟲發生面積2100萬畝,東北春大豆區局部偏重發生,其他大豆種植區偏輕及以下程度發生。
甜菜夜蛾發生面積1100萬畝,黃淮海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區偏重發生,其他大豆種植區偏輕及以下程度發生。
大豆銹病、病毒病、菌核病、葉斑病、胞囊線蟲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大豆種植區有一定程度發生,其中病毒病、銹病、葉斑病等在貴州、四川偏重發生;全國發生面積1030萬畝。
大豆蚜、點蜂緣蝽、煙粉虱、豆稈黑潛蠅、豆莢螟、斜紋夜蛾、棉鈴蟲、苜蓿夜蛾、甘藍夜蛾、豆卷葉螟、雙斑螢葉甲、地下害蟲等其他蟲害在部分大豆種植區有一定程度發生,其中煙粉虱在安徽、河南東部,苜蓿夜蛾、甘藍夜蛾在黑龍江東部和北部,豆稈黑潛蠅、豆卷葉螟、斜紋夜蛾在南方局部大豆產區有偏重以上發生風險;全國發生面積6100萬畝。
摘自全國農技推廣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