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轉基因知多少
時間:2024-03-27 14:30:47 來源:農民文摘 作者: 字號:【

  轉基因食品能不能長期吃,會不會影響后代?

  有人說轉基因食品一代人吃是看不出問題的,要吃三代,甚至更多代看看。轉基因食品在安全評價時,絕對不允許轉入表達致敏物和毒素的基因,也就是說,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一樣,表達的蛋白質都不是致敏蛋白和毒蛋白,與其他蛋白質沒有本質差別,都是營養物質。這種蛋白質進入胃腸道都會被“一視同仁”地消化、分解、吸收和代謝,并為人體提供營養和能量。因此,從生物學的角度看,轉基因食品并不會在消化道長時間保持原狀,在人體中不存在“累加效應”,不會隨著攝入量的增加而在體內積累,更不會改變人類的基因,影響后代。

  從生產實踐看,人類食用植物源和動物源的食品已有上萬年,這些天然食品中同樣含有各種基因,但人們從未擔心過食物中來自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會改變人的基因或遺傳給后代。國際上也開展了小鼠、豬的多代喂養試驗,我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對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動物——猴,開展了兩代長期喂養試驗,沒有發現任何負面影響。轉基因飼料已在全球應用20余年,飼喂了幾百億只雞,繁衍了20至40代,至今未發現1例安全性問題。

  西方國家民眾吃不吃轉基因食品?對轉基因食品是不是“零容忍”?

  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研發強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轉基因食品生產和消費大國。據美國雜貨商協會(GMA)統計,美國75%~80%的食品都含有轉基因成分。截至2022年,美國已經批準了23種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應用,每年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在11.3億畝左右,占其耕地面積的40%以上,其中玉米、大豆、棉花等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均超過90%。2020年,美國種植的50%左右的大豆和80%以上的玉米均在美國國內消費。美國的轉基因食品主要來源于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甜菜、番木瓜、蘋果、馬鈴薯等,常見的食用油、糕點、薯片、大豆蛋白粉、卵磷脂、玉米甜菜糖漿、人造黃油、玉米淀粉以及飲料、谷類食物等相關加工品基本都是轉基因產品,可以說,美國是吃轉基因食品種類最多的國家。

  歐洲也是轉基因產品進口和消費較多的地區,歐盟每年進口大量轉基因農產品,主要是大豆、玉米、油菜、甜菜和其加工品。根據國際貿易數據統計,歐盟2020年轉基因大豆進口量占其大豆總消費量的81%,進口轉基因玉米占玉米總消費量的6%。2019年,西班牙、葡萄牙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分別為160萬畝和7萬畝。

  日本同樣進口大量的轉基因農產品。2020年,日本進口的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和轉基因油菜,分別占其國內消費量的87%、97%和96%。

  俄羅斯雖然還沒有批準種植轉基因作物,但允許進口轉基因農產品。目前,俄羅斯每年進口轉基因大豆約200萬噸,占其國內大豆加工量的40%。2020年,俄羅斯為防止國內出現大豆嚴重短缺,從而影響畜牧業的穩定發展,出臺了《轉基因豆粕進口程序簡化政府令》,大大簡化了轉基因大豆和豆粕的進口審批程序。

  轉基因作物能留種嗎?能發芽嗎?

  農作物種子分為常規種和雜交種。常規種一般是指同一品種的父本和母本通過自然授粉形成的種子,在雜交種出現之前,農民一直通過自留常規種來種植莊稼。雜交種是通過一定技術和方法將一個品種的花粉授給另一個品種,從而結實產生的種子,雜交種能夠綜合,甚至會超越父本母本兩個品種的優勢。根據不同農作物的特點,種子類型也有所不同,如目前玉米基本都是雜交種,而大豆、小麥則多為常規種,水稻既有雜交種又有常規種。如果雜交種自行留種種植,后代會因發生性狀分離,導致作物整齊度不一、農藝性狀顯著下降,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所以實際生產中一般不留種。比如,玉米雜交種具有生產旺盛、產量高、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優勢,但是種子來年再種則會發生參差不齊、性狀不優、產量下降的情況,因此不宜留種,需要購買新種。但對于常規種來說,可以繼續留種。因此,作物能不能留種和轉基因沒有直接關系,關鍵在于種子本身是常規種還是雜交種。

  種子一般由種皮(有保護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子葉)組成,部分種子還含有胚乳,只要種子具備上述完整的結構和活力,在適宜的溫度、水分等條件下,它就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營養,突破種皮發芽。種子發芽率與溫度、濕度、化學抑制劑處理等因素有關,跟是否為轉基因無關。市場上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為糧食出售時,為了防止發芽帶來的損失,有時候會進行滅活處理,例如使用高溫熏蒸等措施來破壞種子的內部結構,所以一般買來的糧食是不能發芽或者發芽率不高的,這與是否為轉基因糧食也沒有任何關系。

  轉基因作物能不能增產?

  作物產量并不只是由基因決定的,增產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同時,作物是否增產與轉入基因的功能有關,目前轉入并得到普遍應用的是抗蟲和耐除草劑基因,雖然不是以增產為目的,但由于減少了害蟲、雜草的危害和農藥的使用,增加了作物種植密度,這種節本增效的方式客觀上增加了作物產量。因此,轉基因作物的增產效果是客觀存在的。

  種植轉基因耐除草劑作物是否會產生“超級雜草”并破壞生態環境?

  1995年,加拿大首次商業化種植轉基因油菜,在油菜地里發現了個別油菜植株可以對3種除草劑都具有抗性,因而有人稱它為“超級雜草”。事實上,這種油菜在噴施另一種除草劑2,4-D后即可全部被殺死。目前,加拿大轉基因油菜種植面積仍在不斷增加,占其油菜總面積的90%以上,其中耐除草劑油菜種植面積占到了95%以上。

  其實,“超級雜草”只是一個形象化的比喻,目前并沒有證據證明“超級雜草”的存在。即使發現有抗多種除草劑的雜草,還是可以通過更換除草劑和其他除草措施得到有效控制。2013年,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發表題為《轉基因作物的事實與謠傳》專題報道,認為在現代農業生產系統中,完全放棄化學除草劑并不可行,因為使用化學除草劑來控制雜草比傳統翻土耕作更有效率。

  轉基因育種是否違背生物進化規律?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在生存斗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展變化。生命起源與生物進化的研究表明,自然界打破生殖隔離、進行物種間基因轉移的現象早已有之。如目前得到廣泛運用的轉基因經典方法——農桿菌法,就是向自然界學習的結果。因為在自然條件下,農桿菌可以把自己的基因轉移到植物中,并得到表達。

  當今種植的絕大部分作物早已不是天然存在的野生種,而是經過千百年人工選育出的農作物品種,是人為馴化的結果。轉基因技術是人類最新的育種技術之一,它不僅能實現種內基因轉移,而且還能實現物種間的基因轉移,是一種更準確地定向育種技術。

  我國如何對轉基因作物進行田間監管?

  從事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與試驗的單位是安全監管的第一責任人,需要建立與安全等級相適應的安全設施和措施,確保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與試驗的安全,并成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小組,負責本單位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與試驗的安全工作。在田間試驗開始前,需要將試驗的時間、地點、品種、規模等信息形成詳細的申報書向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進行安全評價合格的,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按批準文件要求開展試驗。

  農業農村部制定了《轉基因作物田間試驗安全檢查指南》,以加強轉基因作物田間試驗安全監管,規范檢查方法和檢查內容。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指南對其屬地內的轉基因作物田間試驗種植進行監督檢查。內容包括:播種期主要檢查試驗材料、試驗面積、安全控制措施及剩余材料處置等;開花期主要檢查試驗記錄、隔離措施與試驗面積等;收獲期主要檢查試驗材料收獲、保管、處置及植株殘留物的滅活處理等;試驗結束后主要檢查自生植物的去除措施及殘留情況等。

  農業農村部每年制定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方案,明確監管重點和監管措施,指導各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安全監管執法工作。農業農村部成立轉基因督查組赴重點地區,就轉基因田間試驗進行督導檢查,開展轉基因成分例行檢測和抽檢。對違規銷售、種植轉基因作物的現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摘自《科學認識轉基因》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