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河清鎮,近800 畝連片經霜打后的大白菜迎來豐收。一棵棵沉甸甸的大白菜,經收割、裝車,陸續發往山東、西藏、新疆等地以及越南等周邊國家。
“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忙都忙不贏。”河清鎮土生土長的種植大戶王德東打開手機,展示著前一天的收款記錄,僅僅當天就收到10余單采購商轉賬,金額從幾千到幾萬元不等。他介紹,大白菜畝產量10噸,近期市場行情好,每噸 1400 元左右,這一茬銷售總額將過千萬元。按照每畝種植成本4000元,效益可觀。
在全國大市場大流通格局下,王德東種植的大白菜憑借什么,從安州走向全國市場乃至國外?在圈內有“蔬菜大王”之稱的王德東分享了自己的生意經。
蔬菜市場行情變化莫測,在王德東看來,何時種、種什么都來自對市場信息的綜合研判。以當前大白菜銷售為例,去年10月種下前,王德東對全國各地大白菜種植情況進行了了解。“湖北、湖南、山東、河南、云南等地,是大白菜主產地,產地蔬菜退市,后續大白菜銜接上,打時間差,才有了現階段的供不應求。”
同時,王德東說,還要時時關注各地蔬菜價格指數和走勢,伺機上市。“很多種植戶彼此隔離,與市場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往往被動作出反應。”
此外,走貨好還離不開蔬菜本身品質好。“我們優選了產量高、越冬晚熟、采收期長的白菜品種‘寒美黃’。”王德東介紹說,盡管該品種經歷霜凍后表層有少許發黃菜葉,但剔除后并不影響其商品性。
連日來,因為大白菜采收用工需求大,每天100余名村民忙前忙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外出務工,在村上幫忙收白菜一天有100余元收入,對我們來說再合適不過了。”金華村村民楊故秀滿意地說。
在以王德東為代表的種植大戶帶動下,如今周邊村鎮從事蔬菜種植的村民超過2000 余人。等大白菜采收結束,翻整后的土地,又將根據市場動向陸續種上豆子等蔬菜。
(賈焓堃 羅 敏)
摘自《四川農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