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聽過一句話:“一個喜歡吃的人大抵都不會太壞。”我想這句話也許可以引申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必是希望生活美好的人,那么他對生活能有什么壞心思呢?還記得一個笑話,說如果讓你選,出去旅行你喜歡跟著李白還是蘇東坡,眾網友都回答,當然是蘇東坡,為什么呢,因為蘇東坡會做菜啊!“倉廩實而知禮節。”嘴巴和肚子開心,精神才愉悅吧!所以旅伴首選是會做東坡肘子、會煮羊湯的蘇大學士,而不是詩酒百篇的李白。
喜歡吃的人,男女老少,三教九流,不以身份而論。傳說中最勤儉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半夜批奏折餓了,聞到外面街市羊肉湯的香味,饞得口水直流,第二天讓御膳房趕緊安排上才心滿意足。
名人飲食自有他們的“高大上”,百姓煙火也不乏溫胃暖心。出差久的人會想念家的味道,那是獨一無二的,是最真切的私房菜。小時候在鄉下,孩子們都是走東家吃西家,沒那么多講究,可是同樣的土豆燉豆角,卻一家一個味兒。我很奇怪,就問母親。母親說:“這就是家的味道,同樣的食材,一千家做出一千種味道,家家各不同。”
剛剛上班那幾年,過年回家是很艱難的事兒,常常買不到臥鋪,要在硬座上坐兩天兩夜,腰坐直了,屁股坐麻了,在哐當哐當聲中熬成了熊貓眼,每次都發誓不回去了,可臨了又改變主意,樂此不疲往家奔。有時自己也費解,是想家里人?想,可是每天都可以打電話,連視頻。是想吃喝?現在城里什么也不缺。我相信母親那句話說得對:“城里什么也不缺,可是沒有故鄉的口味,媽媽的廚房。”
我想,這個世界有一億個家庭,就有一億種口味,也就有一億種生活。人是鐵,飯是鋼,說到底,日子是什么呢,是一日一日累加的煙火。“家人圍坐,燈火可親。”家人圍坐在燈火下佐以美食、香茶,即使是咸菜湯,也是美的吧。日子歸根到底是什么呢,是一碗人間煙火啊!
(陳柏清)
摘自《故事文摘》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