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適區選用良種。春油菜種植區域東西跨度大、落差高,應根據不同區域光溫資源條件,因地制宜選擇高產、高油、宜機收品種。青海、甘肅、四川等海拔2900米以上區域,選擇春性特早熟甘藍型或早熟白菜型品種,海拔2700~2900米區域選擇早熟甘藍型品種,海拔2700米以下區域可選擇中晚熟品種;新疆西北部、內蒙古東北部及河北壩上春油菜區選擇高產、抗倒伏、抗病性好的中晚熟品種;甘肅、山西、內蒙古西部等干旱山區選擇耐寒、耐旱、耐瘠薄的油菜品種。
適時搶播,提高出苗質量。春油菜種植業區以雨養農業為主,要抓住土壤解凍墑或降水前后的有利時機,選擇在日平均氣溫穩定在5℃以上時搶墑播種并鎮壓,使表土形成一層硬殼,達到防風保墑的目的。建議播種深度2~3厘米,中晚熟品種畝用種量350~500克,干旱無灌溉地區畝保苗5~6萬株,有灌溉條件或雨水較多地區畝保苗2~3萬株;早熟品種畝下種量750~1000克,畝保苗13~15萬株。建議采用噻蟲嗪等藥劑拌種,提高出苗率和整齊度,提高苗期白粉病、跳甲、莖象甲等病蟲害的防控效果。
科學施肥,促進減量替代。根據前茬土壤肥力和產量目標確定施肥量,推薦選用油菜專用緩釋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后期追肥投入。早熟品種每畝基施專用緩釋肥30~40公斤,中晚熟品種每畝基施40~50公斤。若采取“基追”結合的方式,一般每畝施純氮9~12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鉀3~4公斤、硼砂0.75公斤、硫酸鋅1公斤,并將氮肥總量的60%和全部磷肥、鉀肥、硼肥、鋅肥用作基肥施用,20%~30%氮肥用于苗期提苗,10%~20%的氮肥用作薹肥,高產田塊可酌情追施1~2公斤氧化鉀。
四、關口前移,提早除草防蟲。堅持治早治小、精準防控的原則,提高防治效果。對草害,優先采用封閉除草,于播后3~5天每畝噴施草甘膦等藥劑進行苗前除草,對封閉效果不好或雜草較多的田塊,可在春油菜苗期、雜草3-5葉期,根據不同雜草群落選擇除草劑進行苗期除草。禾本科雜草選用精喹禾靈乳油或烯草酮防除,闊葉雜草選用草除靈懸浮劑加有機硅兌水莖葉噴施防除。
農業農村部油菜專家指導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