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不知道甘肅有種苗育種企業,很多本地種植企業都在大量購買外地種苗,我希望把自己的企業一步步做大、做強,讓我們甘肅的種植企業也能用上本省培育的種苗!”甘肅省平涼市華亭市正元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屈艷說。
從一名企業白領到向土地要效益的現代農場主,她從最基礎的種植走向現代設施農業的最前沿——脫毒種苗培育,8年來,屈艷到田間地頭耕耘,在實驗室中探索研究,終于成功實現了草莓脫毒種苗的培育及相關發明專利,為甘肅省內甚至全國的草莓種植企業拓展了空間,帶來新的發展動力。
棄企從農
走過曲折蜿蜒的山路,來到距離甘肅省平涼市華亭市20多公里外的上關鎮溫華生態園。初春的北方仍有些蕭瑟和寒意,但草莓溫室大棚里滿眼綠色、一片溫煦。生態園負責人屈艷講述起了自己的故事。
華亭市產煤,“70后”屈艷就是當地的廠礦子弟。1996年,屈艷從蘭州醫學院畢業,在當地廠礦醫院工作了兩年后,輾轉成了一名央企管理人員。或許是源于心中的田園夢,2016年,屈艷離職開創了屬于自己的正元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最初屈艷嘗試種過櫻桃和火龍果,但因為不懂現代農業種植技術,都沒成功。幾番折騰后,她又開始種植草莓,但因為種苗品質良莠不齊,受根腐病的困擾,草莓種植一年好、一年差,創業之路舉步維艱。
“有一年我們從外地買來草莓種苗,種下去后60%都沒有成活!”“農業遠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簡單,現代農業早已不是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趴在地里辛勤勞作的模式了。”屈艷介紹。
在土地上幾番拼打,屈艷逐漸意識到,要搞好現代農業必須從源頭入手,只有掌握種苗技術,種植才能成功,企業才可能贏得市場。
2020年8月,屈艷投資200萬元創建了屬于自己的脫毒草莓實驗室,開始了農業創新實踐之路。
“幾名大學生和當地招聘的女工,這就是當時實驗室的全部力量。”屈艷說。
小試成功
脫毒組培種苗是農業領域普遍應用的方式,草莓脫毒種苗的培育和胚胎學的原理相近,作為醫學科班的大學生,基本理論和技術流程對屈艷來說不是難事。但她明白,最重要的是解決草莓種苗品種退化的問題,通過實驗培育出不帶毒的植株,這是一個需要時間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
“最怕接種了不長,放到培養基上不長!”在實驗室里,這是她心頭最焦灼的事。
在屈艷的實驗室看到,技術人員正在從種苗的根部剝離針尖大小的莖尖,然后放置到培養基上。這個貌似簡單的操作,要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才能找到適合莖尖成長的培養基,從而培育出優質的種苗。
科學實驗的過程是漫長而枯燥的,它需要的不僅是技術和理論,更是一次次的重復和堅持。如果在漫長的堅持中看不到希望,這種堅持可能瞬間崩潰。
兩年多后,由于耐不住實驗室的寂寞,加之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招來的大學生和女技工相繼離開了。實驗室只剩下屈艷和一名兼職的研究生,面臨停擺。
“前進看不到希望!放棄就意味著幾年時間白白浪費,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將打水漂兒!那時候真的很難,咬咬牙,我還是選擇了堅持!”屈艷說。
在接下來的日子,屈艷一次次跑招聘會、發布招聘廣告,四處網羅人才。實驗室所在的農業生態園地處偏僻的山溝溝,很難留住人。最終,通過多方考核選擇,屈艷選擇幾名大學生和當地女技工組成新的實驗團隊,再次開啟了自己的科研之旅!
成功屬于智者,也屬于勇于堅持自己夢想的人!
2022年8月,在經過一次次的實驗后,曙光終于出現,屈艷和自己團隊培育的第一批脫毒草莓種苗成功,第一批生產的3萬株種苗長勢良好。
“這意味著三年小試成功,不僅驗證了前期實驗操作規程的正確,也為接下來的批量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屈艷說。
“屈艷的草莓脫毒試管苗規模化繁育技術填補了省內空白,公司可為甘肅省草莓種植農戶提供栽培技術支撐,對于促進全省草莓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甘肅省科學院掛職華亭市的市委副書記路常亮高度評價屈艷的科研成果。
現代“農夫”
2023年,屈艷的種植基地生產種苗26萬株。
2023年5月,草莓園的第一個采摘季結束。
“通過實驗對比,我們自己生產的脫毒草莓種苗產量比以前市場上的苗子產量增加了30%,草莓的品質和口感有顯著提升。”屈艷興奮地介紹著。
出乎意料的是,種苗的銷量格外好。除了滿足園區的需求,還銷售給一些種植戶,連來自山東臨沂、陜西榆林等地的種苗生產公司也聞訊而來,20多萬株種苗很快銷售一空。
“沒想到我們的第一批客戶居然是這些農業發達地區的種苗生產公司!山東的一家公司用冷餐車一次拉走了4萬株種苗。”屈艷驚喜地說。
信心同樣來自種植戶的反饋,有家種植公司購買種苗后,意外發現棚里的苗生長15天的效果比鄰居家種植50天的效果還好,種苗成活率高達100%。
屈艷的眼光十分長遠。她深知,目前企業需要面對的是擴大產能的問題,現代農業必須用工業化的思維實行工廠化育苗,她希望把自己的企業做成高附加值企業,實行品牌化經營。2024年,屈艷的計劃是建一個大的草莓育苗車間,預計生產80~100萬株草莓種苗。
“我現在不擔心種苗的銷售,怕的是供不上市場的需求。”屈艷自信地說。
目前,屈艷實驗室的組培研究莖尖培養脫毒技術、大棚馴化煉苗及種苗擴繁,已經形成完整的技術流程;企業培養了熟悉實驗室工作的技術人員,打造了優質種苗繁育基地,具備了批量生產脫毒種苗的能力及草莓種植精細化管理全流程經驗。與此同時,實驗室還開始針對華亭市的大黃、獨活、羌活、川芎等藥材種植出現品質退化問題進行相關研究。下一步,企業將通過技術創新,進一步延伸產業鏈,致力于發展種植戶,帶動更多的農民創業創收。
“作為懷揣‘田園夢想’闖入農業的新農人,只有用知識武裝頭腦,將科技力量融入農業發展,才能打造從種苗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未來,我計劃由賣草莓向賣品牌產品轉變,推動產品增值、增效,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屈艷說。
(袁 鵬)
摘自《中國婦女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