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矢志培養更多“水稻醫生”
時間:2024-10-31 03:17:33 來源:農民文摘 作者: 字號:【

  “希望培養更多‘水稻醫生’,賦能廣譜抗病設計新策略的偉大探索!”最近,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的2024年植物通訊青年科學家研討會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李國田如是說。

  有學生叫他“導師”,有學生說他是“恩師”,41歲的李國田卻喜歡同學們叫他“老李”。“老李”有一個小目標,教好書、育好人,桃李天下;老李也有一個大目標,矢志水稻抗病研究,為“國”種“田”。

  致力于水稻抗病研究

  一個清晨,正在“巡田”的李國田突然發現了一株“特異”的水稻——它高大而青綠,抗病性能肉眼可見。高度敏感的李國田和學生們立馬把它帶回實驗室,并由此開啟了探究RBL12基因之路。

  經過近3年科研“馬拉松”,團隊2023年6月在《Nature》發表水稻廣譜抗病研究成果,引起學界廣泛關注。在理論研究基礎上,他們提出了通過特異破壞病原菌侵染結構,進行作物持久、廣譜抗病設計的新策略。

  據不完全統計,僅稻瘟病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糧食損失就高達30億公斤。“如果我們培養若干掌握核心技術的‘水稻醫生’,那將從根源上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李國田堅定地說。

  這便是他作為導師育人的出發點和歸宿。為此,他始終保持對水稻抗病的“熱點追蹤”,什么樣的前沿研究上線、什么樣的技術投入應用,他總是第一時間分享給學生們,為解決水稻病菌問題找尋一個個“位點”。

  師從康振生院士,“實在為人、謙虛為學”逐漸潛移默化為他的為人為師為學風格,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立德樹人、為國育才、追求卓越,為‘國’種‘田’!”

  “科學要多質疑多批判”

  “為何某些水稻品種在特定環境下仍然容易受到稻瘟病菌的侵襲?”“稻瘟病真如所說的那樣解決徹底了嗎?”在一次關于水稻抗稻瘟病的組會上,李國田提出了質疑,請學生們“背靠背”查閱文獻并得出獨立結論。

  在一次次批判和質疑中,一些科學問題被發現。包括前文成果,都是“質疑”的結果。回想那次成果的來之不易,已畢業的沙干博士仍然記憶猶新。他說:“李老師的堅韌成就了研究成果。從投稿到接收歷時557天,4個審稿人、22頁審稿意見、120多頁答復、5次修改、改稿200余遍,師生連續3年在校過年觀察實驗……”

  無論多忙,李老師心里總裝著實驗室的‘苗子’。博士研究生李軻微笑著說:“李老師的科研是典型的‘致廣大而盡精微’,趕飛機、趕高鐵或者在辦公室,李老師幾乎每天都要關心溫室苗子的生長情況,當自己不能到現場的時候,就通過微信群查看,及時提醒大家調整溫度、濕度等。”

  “親自干”“親自帶”是李國田指導學生的另一類關鍵詞。每當有研究生新生入學,他總會親身示范、帶領學生一起做試驗,他還每周查看試驗記錄本,堅持每周與學生們“一對一”進行科研交流,平均每個學生每年正式談話時間就高達400小時以上。

  亦師亦友,一同奮斗

  李國田的家里一直珍藏著一張照片——師生圍在一張桌子旁,開心地切著蛋糕,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像這樣的畫面其實很多,每逢新春佳節,李國田的家中總是擠滿了學生,師生一起和面、搟皮、剁餡、包餃子、吃餃子,拉家常。

  這些在李國田看來,卻是很自然的。“可能我比較喜歡面食,偶爾就給學生們‘露一手’,大家一起開心一下!”最融洽的師生關系就是亦師亦友。

  還有一張照片是李國田和學生們手拉手,一起向上“攀登”,藍天里、白云下,光線襯托下,十分具有張力。說是“攀爬”,實際上就是學校獅子山廣場的臺階取景,師生向上“躍進”的奮斗姿態令人感懷。

  從2018年加盟華中農大建立實驗室,到如今畢業生慢慢“開枝散葉”,科研育人也漸入“佳境”。李國田說:“期待更多學子在這里化蛹為蝶、展翅翱翔!”

  (程 墨 蔣朝常)

  摘自中國教育新聞網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