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意味著將要迎來一年中最熱的階段。專家提示,盛夏時節高溫高濕,人們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要注意張弛有度,根據時節變化來調整生活方式,正確養生。
穿衣宜淺色 吸汗透氣
在炎熱的夏天,人們稍微一動就會大汗淋漓。在穿衣方面,要選擇吸汗的衣服,最好是棉質的,柔軟、透氣。透氣布料利于皮膚的呼吸,汗液易于蒸發,帶走體溫,不易中暑。淺色系衣服,可以反射太陽光,會讓人感到涼爽。衣服不宜束縛過緊,要勤換勤洗。
有人喜歡赤膊露背,或是給孩子穿很少的衣服,認為這樣更涼爽。實際上,并不是穿得越少越涼快。當氣溫高于體溫時,穿得越少吸收外界熱量的面積越大,還可能被曬傷。而且人體出汗時,沒有衣物吸收汗液,汗液會直接匯集成大汗滴,起不到蒸發散熱的效果。在空調房內,更應該注意穿好衣服,以免寒氣入體,影響健康。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
《金匱要略》中有“夏不食心”的說法,夏天出汗多,在飲食方面的調養尤為關鍵,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要適量,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
人體大量排汗,礦物質損失比較多,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鹽分。每天可飲用一些富含礦物質的水,以保持體內礦物質平衡和身體滲透壓相對穩定。同時,夏至要多吃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熱,增進食欲。還可多食芹菜、絲瓜、萵筍等食物。
夜臥早起 睡眠充足
夏至時節,暑熱難當。人們應當遵循此時自然界陽盛陰長的特點,夜臥早起,即晚睡早起,但不能過度熬夜。夜晚23時至次日1時為子時,中午11時至13時為午時,此時夜眠午睡稱為“子午覺”。子時與午時是一天中陰陽相互交接的時刻,睡好子午覺,有利于人體陰陽之氣互相順接,以順應自然規律。早晨可在初升的陽光下進行戶外鍛煉,中午氣溫高,不宜戶外活動,可小睡以彌補夜間睡眠的不足。
在早晚涼爽時,可打開居室窗戶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過高,宜拉好窗簾防止暴曬。夜間睡覺使用空調時,不要直吹身體,可在睡前打開,讓臥室溫度降低,然后定好時間自動關機,不要整夜開著,以免著涼。
外出防暑防曬
外出應做好防曬防暑準備,涂抹防曬霜、打遮陽傘等都可以防曬。如果在戶外時間較長,要隨身備好飲用水、藿香正氣、清涼油等防暑用品,以備不時之需。進行室外活動或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當空的時段。
天氣炎熱時,人也煩躁易怒。駕車時不要做“路怒族”,使用空調保持車內溫度適宜。同車的乘客或親朋好友如果發現駕駛人情緒波動,應及時給予勸阻,緩和其情緒,使其回歸正常的情緒狀態。
(劉 波)
摘自《今晚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