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新職業是就業新亮點,對于鄉村振興具有積極推動作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王曉君擔任了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組委會副主任,據她介紹,目前國家已開發了13個與鄉村振興相關的新職業,包括電子商務、直播電商、民宿管家,還有讓農事信息全部實現網上監管的農業數字化技術員、操控無人機完成農林巡視工作的無人機駕駛員、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對鄉村資源進行整合優化的農業經理人等。
越來越多的新職業折射出鄉村新業態的繁榮發展,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
金牌“農機醫生”越來越搶手
老家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00后王勝勇,一直記得小時候跟著父母務農時的情景。他最喜歡坐在拖拉機的后斗里,聽著“突突突”的轟鳴聲響徹田野。
小時候埋下的種子,如今已發芽抽枝。作為貴州農業職業學院學生的王勝勇,在今年5月上旬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以下簡稱“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大賽”)上,奪得農機修理學生組金牌。
開賽前3天,王勝勇在教練的指導下接受了一次嚴格的模擬測試。“當時老師設置了25個故障,我需要在短時間內,一邊進行故障排查,一邊更換壞了的零件。最終我只用了15分鐘,成功排查出25個故障,并完成收割機啟動。”王勝勇說。
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農機裝備產業人才缺口預測將達44萬人。
高學歷也能當好“泥瓦匠”
“誰說高學歷就不能掌握泥瓦匠的技能?學歷教育帶給我的思維方式和知識技能儲備,讓我對砌筑的識圖、放樣感到很輕松,但切割和砌筑是短板。分析好優勢和劣勢,就能揚長避短。”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盛新旭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大賽上,參加砌筑賽項職工組的比賽。
202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的盛新旭進入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成為一名教師,講授建筑施工技術相關內容。2023年9月,天津市承辦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機緣巧合下,他首次站上大賽的舞臺,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選手過招。
他談到,比賽的寶貴之處在于為他架起了專業與產業結合的橋梁,讓他更有目標和方法引領學生成長,營造“技能吃香”的氛圍,引導更多年輕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歷經兩天、6個比賽模塊的激烈比拼,浙江公路技師學院教師何平在電子商務賽項中獲得職工組銅牌。
在電子商務賽項中,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教師黃丹通過手機直播,神采飛揚地推介當地名特優產品。
碩士研究生學歷的黃丹,多次參與助力鄉村振興的直播帶貨工作。“我們都希望能夠通過職業技能競賽打磨專業能力,讓更多人了解鄉村的農副產品以及風土人情,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黃丹說。
新職業帶來大舞臺
最近,云南技師學院東軟信息產業學院學生鎖成玉成了校園里的“明星”,她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大賽上獲得電子商務賽項學生組的金牌,21歲的她,為云南省在全國鄉村振興大賽上摘得首枚金牌。
2021年,鎖成玉從云南省昭通市烏蒙山區的一個小村莊來到云南技師學院就讀。
在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上,青年教師、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移動機器人賽項冠軍鄭棋元,飽含激情地講述了他的奮斗經歷。鎖成玉被鄭老師的工匠精神打動,“技能報國”的種子在那一刻開始生根發芽。
鎖成玉就讀專業并非電子商務,而是數字媒體專業。入校后,她在老師指導下創辦了攝影社團并擔任副社長,學習拍攝與剪輯技術,自己寫腳本,開始運營直播賬號。
“深入學習電子商務相關技能后,我開始找機會把家鄉農特產品,比如遠近聞名的昭通蘋果,通過互聯網直播銷售到全國。”鎖成玉信心滿滿地說。
鎖成玉的指導教練之一、云南技師學院教師王秋玲表示,鎖成玉的成功得益于校企合作,學院日常教學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線,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鎖成玉的電子商務實戰經驗和綜合能力比較強,這正是她能夠獲得金牌的原因。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振興相關新職業的興起,是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國家實行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踐。未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會有更多相關新職業、新業態涌現,為鄉村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李桂杰)
摘自《中國青年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