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及時排澇散墑。對于低洼易澇地塊,應提早開溝,挖好積水坑,做好排水準備。雨后及時疏通溝渠,促進排水。對積水地塊可采用機械強排等方式,及時搶排積水,除水降漬。做好鏟趟散墑,促進玉米根系和植株恢復生長。
二是分類扶苗清株。根據暴雨大風后田間倒伏情況,加強分類管理。對倒伏較輕地塊,一般不必扶直,植株可自然直立起來。對根倒、莖倒嚴重,特別是吐絲后匍匐倒地的地塊,有條件的及時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對莖折地塊,受災較輕的,可及時清出折斷植株;受災嚴重的,視情況及時青貯保產。
三是退水追肥促長。對受澇田塊,災后及時管理,排水時注意洗苗,及時清除爛葉、黃葉,恢復葉片光合機能。排水后迅速足量追肥1~2次,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和微肥,并視情況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加強養分供給,促進植株恢復生長。及時中耕鋤劃,破除土壤板結,提高透氣性,兼顧除草。
四是防控病蟲害流行。漬水后玉米群體內濕度較大,植株有傷口,易于病害發生,要加強監測,重點是玉米細菌性病害、褐斑病、葉斑病等,做到早發現早防控。可適當添加施用蕓苔素內脂,增加植株抗逆性,提高防治效果。雨熱同步易造成蟲害發生,重點防控草地貪夜蛾、玉米螟等蟲害,選用適宜藥劑噴施,視發病情況隔7天~10天再噴1次。
五是補種改種減損失。對淹水嚴重但不絕產的地塊,玉米可改作青貯。對受災較重或絕收地塊,提早準備救災種子,視情況及時改種生育期短的其他作物,減少損失。
摘自全國農技推廣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