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的仲夏,太陽火熱,萬物正盛。黃昏后,才有晚風攜來清涼,驅散了熱氣。晚飯畢,我們一家人圍坐在小院的臺階上乘涼。母親拿著大蒲扇扇著,父親給我們講古。父親好像無所不知,神仙鬼怪,奇聞怪事,那些故事從他的嘴里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我們凝神靜聽,時而高興,時而憂慮,他的臉上便十分得意。每至興起處,常常有不期而至的“客人”,它們打著橙黃色的小燈從院子邊上悄悄經過,忽明忽暗,像暗夜的使者。妹妹總是第一個發現,她興奮地喊道:“看,螢火蟲。”,于是全家人齊齊往亮光的方向瞧去,霎時爆發出一陣贊嘆。我和弟弟想去追趕,每次都被妹妹攔住,她說:“你們把它們關進瓶子里多可憐呀!”如此方作罷。等它們飛走了后,父親給我們講起了關于螢火蟲的故事,什么腐草為螢,何謂車胤囊螢,我們當晚一夜便都是有關螢火蟲的夢。
無螢不夏,螢火蟲是守護夏夜的精靈,寄寓了人們對夏夜最深厚的情感。過往的鄉村,夏夜常常就突然停電,炎熱和寂寞把人們驅趕到了村子曬谷的地方。月亮出來以后,月光悠然地灑在樹上,屋頂上,草地上,池塘邊,馬路邊,小院里,禾塘地,成了大地的燈盞。谷場上,大家彼此興致勃勃地談論著柴米油鹽,家長里短。孩童呢?在月下游戲,呼喊,從村頭跑到村尾,又從房屋飛奔到田野,愉快的笑聲一路蕩漾開來,驚飛了樹枝上熟睡的麻雀。玩倦了,看看村野的四周,飛螢點點,競相追逐,一只,兩只,有時三五成群,點綴在婆娑的樹叢之中,菜地與稻田之上。它們忽上忽下,或遠或近,恰如點點星火,與幾萬米高空的天星同樣閃耀,給寧靜的鄉村之夜增加了幾許浪漫。望著那飛舞的螢光,我們如癡如醉,年幼尚不懂得什么叫浪漫,卻也被這夢幻的景色深深吸引。
悠悠螢火,是自古以來鐫刻在中國人骨子里極致的浪漫,也成為無數漂泊旅人在他鄉最深切的念想。
(卜創杰)
摘自《中國青年作家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