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浙江偉豐肉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忙著制作肉麥餅。這些圓潤金黃、酥香鮮美的肉麥餅將被密封冷凍,隨后發往全國各地供人品嘗。
另一邊,公司負責人付美貞在車間一角開起了直播。“大家猜一猜我手里的這個肉麥餅有幾個褶皺,猜對了獎勵一袋肉麥餅。”付美貞和網友們玩起了有獎競猜,網友們大呼有趣。短短一個半小時的直播,帶來近萬元的成交量。
近年來,在浙江談及肉麥餅,人們不由得將付美貞和這個永康地標性小吃掛上鉤。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小小的肉麥餅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成為許多人的“致富餅”。
“兩頭烏媽媽”的乘風破浪
其實,最開始付美貞深耕的領域并不是肉麥餅制作,而是肉麥餅的重要原材料——金華兩頭烏豬的特色養殖。
金華兩頭烏豬頭頸部和臀尾部有黑皮黑毛,胸腹和四肢均為白皮白毛,故名“兩頭烏”,是我國四大名豬之一。但因其生長速度慢、飼料要求高等原因導致出欄率低和商品轉化率偏低。
2002年,付美貞在沒有任何養豬經驗的前提下養殖了第一批“兩頭烏”。“在那個追求產量的年代里,我們顯得十分格格不入。”付美貞打趣道,“當時一般的豬養了一年左右就有三四百斤,而‘兩頭烏’最大也不會超過100斤。但我覺得總不能因為產量低就放棄我們這個傳統特色產業,哪怕是摸著石頭過河,也要嘗試著走一走。”
20多年來,付美貞堅持深耕“兩頭烏”養殖領域,打造可追溯性質檢體系嚴控品質,“聯姻”線上平臺拓展銷售渠道,采用“公司+農戶+市場”生產模式實現抱團增產,共享養殖技術推進區域規模化養殖……在她的帶領下,公司先后建成兩個“兩頭烏”養殖基地,年產3萬余頭,在杭州、金華等地開設8家“兩頭烏”專賣店,“偉豐兩頭烏”品牌走進了盒馬鮮生、大潤發等15家大型超市。“偉豐”也從最初名不見經傳的養殖“小作坊”,搖身一變成為帶領當地村民致富增收的省級骨干農業龍頭“大企業”。
讓“老掉牙”的小吃重登舞臺
“她從不讓自己閑著,腦子里總是有很多想法。”對于付美貞突然轉變到肉麥餅制作這一新賽道,熟悉她的人從不感到意外。
“我也是受‘縉云燒餅’成功經驗啟發,縉云燒餅加盟店在全國遍地開花,我也萌發了發展‘永康肉麥餅’產業的想法。”在付美貞看來,延長產業鏈是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最優解。
肉麥餅是永康人最傳統的美食之一,但是現如今,年輕人對于這一“老牌小吃”也有些許質疑。怎樣讓這一“老掉牙”的小吃重登舞臺,成了付美貞的新課題。
產品質量永遠是打開銷量和知名度的“敲門磚”。“肉麥餅的餡料選用的都是優質‘兩頭烏’,制作每個肉麥餅需要多少克面粉、多少毫升水、‘兩頭烏’肥瘦比例多少、肉麥餅尺寸多少……這些數據都是我多處走訪,多次實驗得來的,并牢記于心。”她希望借助高品質和標準化的配方最大程度抓住廣大消費者的胃。2023年,永康偉豐“兩頭烏”肉麥餅成功入選浙江省“媽媽的味道”十佳美食榜單。
除此之外,付美貞還堅持做各種創新。今年4月,她從果農處收來應季的桑葚、桑葉,制作了“桑葚版”肉麥餅,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最開始我也是想著幫果農增收,沒想到市場對于這些創意小吃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比較高。”
在付美貞構想中,肉麥餅可以讓大家看到其中的商機,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肉麥餅傳承和創新的行列,讓肉麥餅走出永康,走向全國。
大家一起完成“共富夢”
“現如今公司發展勢頭良好,證明了我這么多年的堅持、付出、努力得到了回報,我也想在我的能力范圍內幫助大家在創業中少走彎路,鄉村振興的夢想需要大家一起完成。”付美貞眼里閃著光,激動地說著自己的樸素愿望。
近年來,付美貞通過永康市委宣傳部、永康市婦聯推出的“鏈起共富路”非遺小吃傳承課堂,向全市村鎮、企業、社區等地開展永康肉麥餅制作課程近80場,手把手傳授制作技能;開設“屋里有豬”抖音號,免費教學,成功吸粉9000多人;在公司內部,每月組織2至4場的電商直播培訓,培養了不少直播達人。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付美貞勇往直前,樂此不疲:“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加入我們,未來并不孤單,未來充滿想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