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四川省南江縣茶葉種植戶譚香蘭的茶叢間,他用大拇指和食指夾住一根細嫩的茶芽,微笑著給其他30多個采茶人示范:“要像我這樣掰斷,一定不能掐斷,這樣采摘制出的茶,才有品質!”
51歲的譚香蘭出生在南江縣長赤鎮龍泉村。她憑著一股子干勁,打拼數十年,發展成為一名南江茶葉專業大戶,她家的日子越過越甜。
2018年的一天,一位客戶聯系譚香蘭,要訂購8斤茶葉,但店鋪的茶葉剛賣完,對于事業剛起步的譚香蘭來說,一次性訂購8斤茶葉算是一筆不小的生意。于是,譚香蘭到處收購茶葉新葉,但最后都沒收到,她便眼睜睜地看著這筆到手的生意“黃”了。從此以后,她發誓要有自己的茶園。
在惠農政策的支持下,2019年初,譚香蘭回到家鄉,在龍泉村租下荒山坡,開啟大規模茶葉種植,建設了標準的南江大葉茶基地200畝、金銀花120畝,栽植、施肥、采摘、修枝,譚香蘭親力親為,第一年就初見成效。如今,每年能收獲高品質茶葉4000斤。
聊起種茶葉的心得,譚香蘭如數家珍:大葉茶采摘期從3月下旬開始,可一直持續到10月中旬;在上午9點到12點之間采摘的大葉茶新葉,才有濃郁的蘭花香;采摘新葉不能掐,只能摘。“種茶葉就像培養下一代,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得到豐厚的回報。”譚香蘭說。
如今,茶園也給村里帶來了變化,采摘高峰期,茶園平均每天能帶動30余名村民就業,村民每天的收入在150~240元之間。同時,這個茶園還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種植2000畝茶葉,每年可生產優質綠茶20噸、紅茶2噸、金銀花20噸。
“一個人只要勤勞,善于思考,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在制茶車間,譚香蘭如是說。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