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年伊始,在廣西河池市天峨縣的澳寒羊繁育中心,當地的養殖業迎來了一場智能化變革。在這里,“羊倌”們打開手機,通過廣西移動“5G智慧畜牧”系統,就能輕松管理上萬頭澳寒羊,掌握羊只的健康狀態和生理變化。當前,河池市的畜牧養殖業邁上了規模化、數字化和生態化高度融合的大道上。
2024年,廣西移動深入挖掘當地畜牧養殖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攜手澳寒羊繁育中心,依托5G網絡、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成功搭建起“5G智慧畜牧”信息化系統,為傳統養殖業插上智慧的翅膀,推動其向規模化、智能化、數字化方向轉型升級。該系統通過部署養殖圈舍環境感知設備、高清攝像頭以及AI盒子基站等智能硬件設施,實現了對羊群健康數據的全方位、全時段采集與預警。養殖人員只需輕點屏幕,即可實時查看養殖現場,遠程調控圈舍溫濕度,確保養殖環境的最優化。同時,系統還能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如氣溫、濕度、氨氣濃度、二氧化碳含量以及每只羊的體溫等,進行智能分析,及時發現并預警潛在的健康問題,為養殖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顯著提升了澳寒羊的養殖效益。
在澳寒羊繁育中心里,每只澳寒羊都佩戴了廣西移動提供的智能電子耳標,這一創新舉措不僅實現羊只數量的自動盤點,還全天候監測并記錄著它們的健康狀況,構建起一套完整的養殖數據追溯體系。從出生到出欄,每一只羊的養殖信息都被精準記錄,為科學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在繁育中心的辦公室內的一塊巨大電子顯示屏,上面顯示著各項繁育中心的生產數據:在場羊只數量、監控視頻、異常報警、羊只分類統計、疾病與死亡情況、出場記錄等,實現了數據的可視化與動態更新,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與決策速度。
據悉,澳寒羊繁育中心作為當地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示范產業,自2022年成立以來,便采用“公司+村集體+基地”的模式運營,目前已建成1.8萬平方米的羊舍,存欄澳寒羊超過1萬只。移動5G數字化技術的引入,不僅讓養殖變得更加簡單、科學、高效,也極大地減輕養殖員工的工作負擔。
(林 峰 申 蓓)
摘自中國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