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使用控油壺 控制烹調油攝入量。把全家每天應食用的烹調油倒入帶刻度的控油壺,炒菜用油均從控油壺中取用,堅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總量。
多用少油烹調方法。烹調食物時盡可能選擇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燉、燜、水滑熘、涼拌、急火快炒等。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減少烹調油的攝入。
少吃油炸食品。不吃油炸食品,或減少食用的頻次,如炸雞腿、炸薯條、炸雞翅、油條油餅等。在外就餐時主動要求餐館少放油,少點油炸類菜品。
少用動物性脂肪。建議減少動物性脂肪的食用數量和頻次,或用植物油代替。由于不同的植物油各具營養特點,《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應該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食用多種植物油。
限制反式脂肪酸攝入。反式脂肪酸于健康有害無益。食用油中順式不飽和脂肪酸在外界條件影響下可形成反式脂肪酸,大部分來源于食用油的氫化產品,高溫長時間加熱也可產生。
飲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大部分來源于人造奶油、起酥油、人造黃油等,藏身于我們日常常見的西式糕點如奶油蛋糕、面包,烘烤食品如餅干、薄脆餅,油炸食品如炸薯條、炸雞塊,以及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等加工食品中。要減少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每日不超過2克。
不喝菜湯。烹飪菜品時一部分油脂會留在菜湯里,建議不要喝菜湯或吃湯泡飯。
關注食品營養成分表。學會閱讀營養成分表,在超市購買食品時,建議選擇脂肪含量低,且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在食品配料表中,如果有“氫化油”“人造黃油”等字眼,說明該食品含反式脂肪酸的可能性較大。另外,還可以關注包裝食品的營養成分表中標注的反式脂肪酸的量,盡量不買或少買反式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品。
(祝傳鵬)摘自大河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