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方,告訴您一些它獲得的榮譽,您能否猜到它是哪里?
它是全國文明縣城,也是全國衛生縣城區;
它是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也是全國首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還是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示范區;
如果您覺得這樣的榮譽太寬泛,那么再請看:
它是全國首個生態縣,也是全國首個縣域聯合國人居獎獲得者;
這樣的兩個“第一”,是否引起了您的興趣呢?
還有,它是中國第一竹鄉,還是中國白茶之鄉,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
它的名字來自《詩經》“安且吉兮”;
這樣,您該猜到它是哪里了吧,對的,它是安吉,浙江的安吉,中國的安吉。
“安且吉兮”——舒適而美好,這樣的一個地方,怎么不吸引人的眼光呢?您一定動了想去那里看看的心思吧。
就在這深秋,《中國村莊》記者來到了安吉,感受了“安且吉兮”。
初到安吉,感受到的是綠意,青山綠水。“我們不缺綠”,這是記者常聽到的話語,在別的地方似乎那么吸人眼球,似乎寶貝一樣對待的東西,在安吉這里卻顯得那么平常隨意。安吉人不談“綠化”,卻談“彩化”,是的,是要在處處綠色中添加其他的顏色,以綠色為底色作畫,打扮自然,安吉人可真有底氣啊。
在安吉,看到的是干凈整潔,透著清爽雅致。不說城鎮的街道,只說普通的鄉村,觸目所及沒有污染垃圾,沒有四處飄揚的塑料袋和廢紙,反而是小景致隨時可見:一缸碧荷,幾籃吊花,小院青菜,籬邊翠竹……讓人駐足,醉人心魄。
在安吉,能感受到一份踏實做事的氛圍。機關里,干部能對生態建設工作擺出一段獨到見解,村莊里,村民能頭頭是道地評點一番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好處。縣委書記單錦炎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不避諱工作中的問題,直言安吉生態硬件已具備,與國外的差距在于個人的素質方面,破解難題需要抓好生態建設成果的鞏固和轉化,最終養成群眾習慣,“習慣是最強的法律”,讓群眾成為美麗鄉村的謀劃者、參與者和分享者??h委副書記陸為民是地道的安吉人,對安吉的生態與美麗鄉村建設頗有信心,他說安吉下一步將提升全域化的美麗鄉村建設,把整個安吉作為景區來建設,讓安吉成為宜居、宜業和宜游的地方。安吉縣農辦是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主導實施單位,邱競明主任是一個思考型的干部,邊干邊總結,既堅持原則,也靈活對待具體問題,他對于問題的處理方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走在安吉,體會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仿佛間看到我國農村未來的整體面貌形象:干凈、整潔、雅致。安吉無非先行了一步,這種全域性的美麗鄉村建設,是一種方向探尋,是一次攻堅實踐,更是一次自我變革。
這就是安吉,走進安吉,就能品味鄉村的美麗。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