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職業學院派駐文登區界石鎮板橋村第一書記 郭志強
根據市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受威海職業學院選派,我到文登區界石鎮板橋村掛職“第一書記”。我很珍惜機會,樹立“把駐村當故鄉,把村民當親人”的理念,遵守紀律,努力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得到村“兩委”及村民的認可,組織部的年終綜合考核為優秀。現應第一書記辦公室要求,總結自己黨建方面的工作經驗:
1. 駐村黨組織的基本情況和面臨的形勢
農村黨組織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板橋村有33名黨員,十多年沒有發展黨員,黨員平均年齡75歲,有5名因年邁不能參加黨員會,另有5名外出打工,能參會的黨員中最年輕是54歲的村書記。我與村書記商量:當務之急是發展黨員隊伍,加強村黨組織和“兩委”班子建設。
2. 積極發展黨員后備力量,聯合開展黨建工作
按市委組織部的要求,我把黨組織關系及時落到村里,與農民黨員一起參加組織生活,全身心融入駐村黨組織。一邊走訪老黨員老干部,征求發展黨員后備力量的人選,一邊在調研走訪中發現、引導進步村民向黨組織靠攏,給寫入黨申請書的6人發了新黨章學習。村主任上任后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在環境綜合整治中帶領群眾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經黨員大會推選被吸收為入黨積極分子,我主動約村書記一起做入黨積極分子培養人,在工作中加強培養帶動,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影響,促進了村兩委的有效溝通和團結共事。
協助村書記抓好“三會一課”,帶頭參加鎮里組織的黨員培訓和活動。鎮里安排的黨員活動一般在周六,我每次都從市里趕到駐村參加,刮風下雨從不缺席,給村黨員樹立了榜樣;積極配合鎮里組織的黨員培訓,傳達黨的強農、富農、惠農政策,補充反邪教和農村糾紛處理等培訓內容,做好缺席黨員的溝通和思想教育工作;結合學院辦學資源,宣傳發動年輕黨員和后備干部參加“一村一名大學生”進修學習,培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的實用人才,村主任帶頭響應;在村環境綜合整治和城鄉環衛一體化維護中,號召黨員帶頭清理門前“三大堆”和亂搭亂建,在群眾中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
組織村黨支部與學院有關部門聯手開展黨建工作:與學院成教部黨總支座談“三會一課”,交流黨建工作經驗;清明節共同到昆崳山“11·4”暴動遺址緬懷先烈;在紀念抗日戰爭70周年之際,共同看望慰問抗戰烈軍屬;在重陽節共同看望慰問90歲以上的老黨員老干部;發動成教部黨員干部、師生志愿者捐款捐物,與村支部一起幫助村五保戶溫暖過冬,幫助困難群眾采摘銷售蘋果;與學院辦公室黨支部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到村里進行擁軍擁屬活動。聯合抓黨建,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3. 團結共事,村“兩委”班子建設得到加強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駐村期間,我主動按照鎮黨委的要求抓好村“兩委”班子建設,協調商量重要事情,提出建設性意見,不越俎代包,出主意在身后,把“好”記在村“兩委”頭上,幫他們樹威信;多次做好有效溝通和思想工作,顧全大局,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兩委”班子比以前團結互補、和諧相處;爭取學院為村捐贈了電腦、打印機、空調等辦公設備,改善了村“兩委”辦公條件;帶領村“兩委”外出參觀考察新農村建設、特色養殖、餐旅服務等,開闊眼界,轉變觀念和思路,提升脫貧致富的意識;引導村“兩委”干部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強化服務意識,熟悉政策制度,提升服務能力;共同遵守《板橋村村規民約》和“三資”管理規定,促進村干部依法依規辦事,重要村務“四議兩公開”已成為村“兩委”的習慣;堅持召開村“兩委”工作例會24次、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9次,議定村重要事務18項;帶領村干部輪流值班230天,接待處理村民咨詢41人次,為村民辦好事實事29件……村“兩委”班子整體戰斗力明顯增強,逐步得到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貧困村之所以貧困,更重要的是班子、人的問題。組建好支部和兩委班子,才是改變村莊貧困的治本之策,應大力加強以村黨支部書記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第一書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正能量影響力,做給黨員看,領著黨員干,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和“兩委”班子建設,抓好黨員教育管理,創新方式開展各項黨建活動,增強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樹立村“兩委”班子新形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