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韓村官交流主題: 拓寬“三產”整合渠道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楊秋生 字號:【

  7月13—17日,由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環球網聯合組織的來自黑龍江省、北京市、陜西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貴州省等7省份共80余名村官,在韓中地域經濟協會統一安排下,對韓國有代表性的農業產業進行了實地考察。

  我國村官代表實地考察了襄陽郡、江陵郡和高城郡的養豬文化園、鄉村旅游、藍莓種植園、真農園、海膽村養雞大戶、農民的產品超市和農機展示中心等地。這些產業綜合體現了韓國農業發展的理念:農業是生命,農村是未來。

  江原道的大部分村莊和我國農村一樣,年輕人大多外出工作,留在村里工作的基本是老人。通過此次考察,村官們普遍認為,韓國農業雖然產業規模不大,但融合性好,值得我國村莊與村民學習。

  規模不大 貴在精細

  江原道多山地,農戶占地面積不大,村官們考察的產業也是以個體農戶為主體,占地面積均在幾十畝的范圍內,但無論是在種植養殖、旅游展示上,還是在布局、管理和產業延伸等方面,均體現為安全精細,真正做到了產業的小而精、小而優、小而特、小而美。

  相對獨立 關聯性強

  各產業以個體農戶為主體,看似互相間無關聯,其實都囊括在韓中地域經濟協會會員范圍內,實現相互間的信息共享、動態關注。在我們考察過程中,他們彼此之間也是互相聯系、交叉聯絡,協會也及時與他們溝通,或提供政策性的扶助,或提供交流平臺。

  六產齊備 拓寬融合

  韓國的農業產業均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第六產業齊備,也是我國所提出的一二三產融合。這種第六產業的模式也各有特色。

  豬文化園首先是以繁育種豬和養殖肉豬為第一產業,并在園區內進行豬肉的深加工,如制作成為烤肉、豬排、肉松、肉腸等,并設立銷售專區;再次是開展畜產觀光,觀光的內容有豬文化館,館內容十分豐富,均以豬為主題,如豬畫廊、小豬賽跑活動、豬肉PIZZA以及豬肉腸制作等親子體驗,開設豬餐廳、嗎啡廳、豬工藝品、卡拉OK廳等;其園區背后靠山,山上建設許多小木屋,可供旅游住宿等。“豬爸爸”張成勳是養殖專業技術人員,在養豬方面獲得多項專利和證書。豬文化園成功的另一關鍵因素在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江原道的自然環境對豬的生長十分有利,同時江原道有很多從首爾遷來的公務員,他們是豬文化園的主要客源。

  真農園種植面積10余畝,主要是用海水繁育菜苗的基地。菜苗在生長過程中,為了抵抗海水的脅迫,會產生許多對兒童生長有益的物質。同時,園內集中繁育也提高了繁育速度,更便于掌控。真農園另一個特色是出售后的副產品可以被提取加工成保濕面膜,成為女性必須的美容產品。女村官親身試驗面膜后,表示保濕效果真的很好。

  海棠村的農業觀光與我國的特色村做法相似,海棠村利用本村資源,如溪水、青山、河灘、松樹林等,開展各種旅游項目如漂流、真人CS、產品制作體驗等。在觀光體驗中,有一款主題產品——松茸菌。該村利用松茸菌制作成各種產品,供旅游購買、品嘗、體驗等。為接待游客住宿,村莊在松樹下建了許多小木屋,每一個小木屋都有編號。海棠村一共147人,除幾名年輕人外,大部分是老人,基本沒有外來人員,但是孩子放假可以在村里找工。就是這樣一個小村莊,一年接待游客5—6萬人,2015年收入6億韓元,2016年預計8億韓元的收入。通過旅游項目的開展,為本村居民再就業提供了機會,也為老人養老提供保障。

  藍莓種植園除旅游采摘之外,其產品直接送往超市。農戶將自己的產品包裝好,貼上品名,由超市統一銷售后,再對農戶結算。農民必須通過培訓方可有資格向超市出售產品,產品種植戶照片會在超市入口會做集中展示。

  海膽村養雞大戶除規模養殖外,還出產用高麗參和雞做成的參雞湯,這是韓國的一道名吃,他們用參雞湯接待游客、供應市場等。另外,養雞大戶還加工鹽,產品有食用鹽、刷牙用的鹽等等。村官們體驗后,表示效果不錯。

  農機展示中心除展示農機外,主要是為周邊的農戶提供農機租賃,由于政府補貼政策,租金很便宜,每一件農機每日租金只相當于人民幣25元。農機種類齊全且小巧,與江原道農村小板塊的土地規模十分吻合。

  在考察過程中,韓中地域經濟協會希望能與我國就村莊發展項目方面有深入的合作。韓中地域經濟協會在中國設立有辦事機構,雙方同時約定后續的合作時間與方式。同時,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特邀請韓中地域經濟協會再次組織韓國村官參加今年在四川彭州寶山村舉辦的第十六屆全國“村長”論壇。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