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堅持綠色發展?提高整體質量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江蘇省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是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堅定追隨者。圍繞綠色、協調發展理念,蔣巷村積極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實施農業儲糧于田,提高生態有機食品的質量安全,建造環境優美、村容整潔、村民安居樂業的新農村。當前,蔣巷村經濟總量穩定增長,基本農田林網環繞,優質糧田休耕養地,內外水系循環暢流,交通物流四通八達,鄉村旅游人氣興旺。

  蔣巷村在初步建成江蘇省美麗鄉村的基礎上,年年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不斷調整完善持續發展、綠色發展舉措,在全村3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建設起 “四園一基地(蔣巷生態園、村民新家園、常盛工業園、農民蔬萊園、無公害優質糧油生產基地)”等五個功能配套齊全、規模格調全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村級可用財力穩定增長,村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在協調農業發展建設上,繼續堅持儲糧于田的農業發展建設總思路,以提高糧食、果蔬、畜禽等食品產品的質量效益為前提,確保供紿的產品中,葷食品無激素,蔬萊水果無毒素的效果。為此,蔣巷村將著重建設以下幾方面:

  一、擴大有機水稻種植面積。蔣巷村根據本村生態環境的有利條件,在充分的實驗數據論證下,將規劃年內擴大有機水稻試種面積,力爭達到200畝。以后逐年擴大種植,爭取3至5年內實現全部1200畝優質糧油生產基地成為有機水稻種植基地。每年可以減少200噸左右化肥農藥施用量。

  二、堅持已經實施十多年的休耕養地措施,提高耕地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土質。全部秸稈還田,隔年河道清淤泥漿下田,實現儲糧于田的目標,部分田塊翻耕養地,部份田塊種植苜蓿,油菜,既為養地積肥所用,也為來年春天鄉村旅游開發觀紅花、油菜花節奠定基礎。

  三、進一步配套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建成肥沃松軟的田塊,并使其休養生息,堅持由一年兩熟改為一年一熟,秋冬養地,夏秋收獲。確保有機優質稻米成為村民和游客以至市場上青睞的安全放心食品。持續進行土地綜合治理,以擴大增加耕作播種面積,確保我們自己碗里裝滿安全放心的米飯。

  四、堅持調整種植結構,開發整理生態園種植品種,提升和改善鄉村旅游的品位,使游客經常有一個常來常新的可看性和新鮮感。重要景點已經調整種植了集觀賞和產值效益于一體的林果苗木,形成新的景觀景點。堅持鄉村旅游產業的提檔升級,調整、改造、建設集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園中園,并對竹林進行改造,建成了夏蔭僻暑的新去處,增加鄉村游景區的新看點、新亮點。河塘綠化工程全面動工,河塘清淤基本結束,共完成土方工程。清潔了河床,改善了水質,提高了各色魚類放養,增加了垂釣的吸引力。岸頭增植池杉等水生樹種,以形成新的水生態環境和濕地公園的功能。改造了原有小動物園,提高對動物的觀賞環境和管護條件。

  在經濟綠色發展的同時,蔣巷村還注重了社會民生事業建設的協調發展。在原村中心綠蔭荷塘上,改造建成了新村中心公園。睡蓮、荷花競相爭艷吐芯,綠色浮床上水生作物生機蓬勃。岸邊棧橋讓村民閑庭信步,臨水觀景。公園一邊是新居別墅,一邊為新建的蔣巷村史館、蔣巷書畫館、蔣巷村檔案館等。匯集著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和文化藝術教育及村史資料的精神寶藏。在新村中央調整建成了法治文化公園,為村民提供了學法用法的新天地、新景觀。

  蔣巷村黨委、村委會決心在黨中央領導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提出的 “經濟要強、百姓要富、環境要美、社會文明程度要高”的“建設新江蘇、邁上新臺階”的重要指示,團結帶領全體黨員干部、村民群眾,團結拼搏,務實創新,把蔣巷村進一步建設成為“城里人羨慕、本村人舒服、外國人信服”的“綠色蔣巷、優美蔣巷、整潔蔣巷、和諧蔣巷、幸福蔣巷。”

  啟示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村容整潔,而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在繼“文化就是生產力”的口號發出后,我們也認同滕頭的發展理念——環境也是一種生產力。滕頭村依托生態建設開發旅游業,蔣巷村堅持綠色農業發展,生產綠色有機安全農產品,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生態文明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新階段,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堅持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相協調,實現人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