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又過了一年!家,是我們永遠的牽掛。回家之路雖然會有些不易、甚至艱難,但是誰也不能阻擋那顆火熱想家的心。
中國人“回家過年”的傳統觀念恐怕便是“鄉愁”味道最為貼切的表現。在臨近春節期間,城鄉間規模浩大的人口大遷移產生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春運”文化。正所謂年年難運年年運,中國人回家過年的執著情結使得春運的“壯觀”景象年復一年地延續著。“再苦再難,也要回家過年”,道盡了異地學子與務工人群的心聲。中國人這種以親情為紐帶的信念追求,追尋那份自己內心向往的“鄉愁”,正是春節過年的真正精神歸宿。
一張車票,不知絆住了多少人回家的腳步。十幾年前剛剛離家求學的時候,每個寒假前,都會為一張火車票焦慮奔波。我在這頭,家在那頭,而那張小小的車票是回家的紐帶。擠在噪雜的車廂里,耳邊充斥著各種聽不懂的方言,一路的顛簸,一路的疲憊,都擋不住心中那份對家的思念,對家鄉年味兒的留戀。后來開始有了網絡購票,讓回鄉路變得不那么曲折。但是對于大部分農民工來說,由于對互聯網的不熟練,網絡購票是一種奢望,反而在網絡購票的沖擊下,回家的票更是一票難求。每到過年前,各個城市的火車站經常能看到背著行囊,滿臉渴望的農民工在排隊購票。車票之于他們,是家,是希望,是一年的盼頭。
近幾年,面對春運的回家難,各種新鮮的回家方式應運而生——騎摩托車返鄉、拼車回家甚至租車回家等。回家方式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春節返鄉難的問題,但隨之而來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小覷。每每看到春節返鄉大軍的相關報道時,心里總會替他們心疼,同時又會有一種小小的欣慰。因為透過他們,我們可以看到,再遠的路途,再艱難的行程,都無法割舍萬千兒女對家的依戀,都未能阻擋中華兒女對根的追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