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蘊含歷史文化的古老村莊,至今仍保留有明代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授予的“威武將軍”符南進、“嘉應將軍”符那寬兩位將軍的數處遺跡……
這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南方村落,千年古榕、鷺鷥天堂、四季怒放的玫瑰園、蔥綠的田野和橡膠林……讓小村莊的一年四季都魅力無限。
這是一座歷史文化與時尚元素相結合的村落,歷史古跡、購物場所、游覽勝地、農家樂騎行游等應有盡有……
這就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鎮的屋基村,一個不大卻充滿魅力的古村落,一個讓人來了就會愛上的古村落。
魅力村莊,屋基風采
屋基村位于那大鎮北部,距那大鎮10公里,村背后有中間嶺和寬闊的農田,村子中間高,兩邊低。村前原先有個大池塘,約60畝,一排宛如烏龜頭的雜石深入池塘,從對面大蘭村遠望,屋基村全境像只烏龜正準備開爪下池塘,因此屋基村古稱“臥龜村”。由于儋州方言“臥龜”叫起來不順口,村民便以近音“屋基”為村莊稱謂,所以“臥龜村”就成了現在的“屋基村”。
屋基是個古老的村莊,遠在明朝時就有人居住,至今村子里仍保存有很多歷史遺跡。上世紀80年代前這里古木參天,盤根錯節的榕樹巍然屹立,火紅的木棉樹高入云天。每當日出日落時,各種鳥叫聲,樹葉婆娑聲,人們歡笑聲,匯合在一起奏響一曲“清脆悅耳的鄉村樂曲”,在山明水秀的小村莊上空回蕩,讓人心曠神怡。
屋基村有3個塘,即深塘、石二塘、屋基村前頭池塘。其中最大的是屋基村前頭池塘。3個池塘的水可灌溉農田600多畝,養育著200多戶人家。1958年大躍進時期,屋基大隊在古塘的基礎上筑壩興修水利,加大加深古塘,水面面積達60畝,古塘中間有兩座小山包,分別長著兩棵枝叉奇異的水粉樹,年年開春期間水粉樹上盛開著純潔的白花,一簇簇,一朵朵,猶如白牡丹花一般,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的耀眼。樹上棲息著成百上千的白鷺,微風吹來塘里碧波蕩漾,美麗的白鷺時而戲水,時而飛翔,旁邊的榕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數不清的鳥兒嘰嘰喳喳,不時地奏響著美妙的樂曲,好一幅山明水秀的田園風景圖。
逸聞傳說,屋基歷史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屋基村流傳著很多讓人津津樂道的逸聞傳說,正是這些逸聞傳說,為屋基村增添了幾分神秘,讓大家對屋基村多了幾分向往。
屋基村有一口“古井”,又稱“八角井”,該井從明朝時一直飲用到現在。傳說明朝時,有一年古井底長出一朵朵鮮花,每當晌午時分,人們到井邊打水時都可以看見井底盛開的鮮花,在太陽的映照下花花點點,閃耀著燦爛的光輝。人們奔走相告這一奇觀,十里八鄉無人不曉。有人說井底開花人才輩出,果真應驗,有一年村里11個考生參加縣試全部中秀才。上個世紀80年代,該井中又長出鮮花。不久,屋基村年年有人考上大學,最多一年達十余人。
根據《儋縣志》記載,符南進和符那寬兩將軍系屋基村人,兩人練就一身好武藝。明朝時,廖永忠將軍率兵征戰海南時,符南進和符那寬兩兄弟踴躍從軍,跟隨廖永忠將軍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得到廖永忠將軍的賞識,從士兵一路晉升到將軍,符南進被皇帝賜封為“威武將軍”,符那寬被封為“嘉應將軍”。傳說符南進將軍多年征戰,年老后疾病纏身辭官回家,皇帝賜封食俸百里,即是今天的洛基、長坡、中和、新州、王五等地。符南進將軍久居異鄉,很想嘗口家鄉的野果味道,一天騎馬路過故地見樹上結滿了熟透了的野果,于是下馬準備上樹摘野果,由于年老體弱不幸跌倒仙逝。村里人認為南進將軍仙逝的地方是他的歸宿地,于是村里百姓便將南進將軍葬在他仙逝之處,即現在屋基小學校園內,讓他永遠望著家鄉的山山水水,閱盡家鄉的人倫故事,欣賞家鄉的風土人情。
符南進和符那寬兩兄弟被皇帝冊封為“威武將軍”和“嘉應將軍”以后,兩人為了繁榮活躍當地貿易市場,決定在洛基地區設立幾個市場,讓周圍的十里八鄉的人們銷售農副產品,繁榮當地的經濟。即:子時、午時、申時市場。這就是所謂符南進將軍設立的五圩。傳說清末民初,屋基村符姓人家在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這兩天還派人到長坡、中和收取市場稅,從不間斷。由此可見符南進、符那寬功勞之大,影響之深遠。
這些傳說真實與否我們無從考證,但是我們寧愿相信這樣的美好,期待這樣的美好。來到屋基村,體驗著南方小橋流水人家的閑適生活,欣賞著古村的青山綠水,頭頂不時有成群的鷺鷥飛過,耳邊有美麗的傳說故事娓娓道來,真是一種神仙般的享受。
鷺鷥天堂,屋基名片
鷺鷥又稱白鷺,屬烏綱鶴鸛形目鴛科,是世界上受保護的珍禽之一。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每年臨近清明,都有成群結隊的鷺鷥從遙遠的地方飛來屋基村棲息繁衍,霜降以后分批離開,大約在此生活八九個月之久。
據屋基村民稱,鷺鷥初來時,小心翼翼害怕人為危害,每有驚動,放哨的鷺鷥便發出警報,隨即互相呼應,成群起飛。天長日久,鷺鷥意識到了當地村民的善意,和這里的人們情義日深,和睦共處一方樂土,出現人鳥一家親的動人情景。村中有3棵約有4層樓高的大榕樹和一片茂林修竹,尤其是3棵大榕樹,樹冠寬闊婆娑,成了鷺鷥們的“天堂”。
幾十年來,村里幾度變遷,唯一不變的是村民們對這座“天堂”的守護。村中人愛鳥護鳥,一家幾代人精心護鳥,鳥自知情。每逢風雨天,屋基村的群眾紛紛出動保護鷺鷥,他們分頭尋找鳥窩,將被風雨淋濕的小鳥烤干羽毛,待雨過天晴再將其放回鳥窩里,保鳥護鳥已成為全村人自覺的行動,使鷺鷥在這里得到迅速繁衍。由于村中人愛鳥,鷺鷥由原來的幾百只逐漸繁衍到上萬只。為便于觀鳥,村里還修建了高達六層的觀鳥樓。每當清晨、傍晚,鷺鷥結聚嬉戲,或在田間覓食,或在樹上活動,鳴聲回蕩半空,蔚為壯觀。
在1988年召開的儋縣人民代表大會上,屋基村的縣人大代表許明同志在人大提案上提出了保護鷺鷥、設立旅游點的方案,得到當時儋縣人民政府的采納,把屋基村定為“鷺鷥天堂”旅游景點,隨即第二年撥出200多萬元建立高達6層的觀鳥樓。現在的“鷺鷥天堂”已經成為了儋州八景之一,更是成為了屋基村的一張名片。鷺鷥天堂還被國家旅游局定為海南特色旅游對外宣傳的定點旅游點。
近年來,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觀鳥會,也組織愛鳥的游客來此參觀。鳥類學專家多次來此參觀考察,對這里的鷺鷥自然生態進行科學研究,獲得豐碩的科研成果。
特色產業,屋基魅力
近年來,屋基村圍繞儋州市新農村產業發展規劃和美麗鄉村發展戰略規劃,依托屋基自然、人文、區位等資源優勢,在保持傳統產業發展的情況下以玫瑰產業為龍頭,創新商業模式,高起點、高標準地建設以觀光休閑體驗、玫瑰酒文化、科普教育、玫瑰衍生產品加工與營銷等為一體的新型農莊,以公司+合作社+農戶,農民土地經營權入股等多種創新模式開發建設。
屋基村的儋州愛尚玫瑰觀光產業園項目,著力打造集“高新特色農業+傳統村落文化+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產業園。玫瑰產業園總規劃面積3000畝,將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帶動農民致富。這是三次產業高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化項目,包括玫瑰生產種植、示范、繁育、銷售,玫瑰酒文化為主題的莊園文化,玫瑰主題旅游觀光和體驗,玫瑰衍生產品研發和深加工,熱帶珍稀花卉繁育、研究與科普教育以及商貿服務與生活配套等6個子項目系統。在項目規劃實施中,將充分利用“鷺鷥天堂”及屋基村的山水田林路原生態地貌,以不破壞植被生態為原則,將生產、加工、展示等功能區規劃于較為平整的農田區域,將原地貌低洼地改造成供鷺鷥棲息的生態地帶,將玫瑰酒莊休閑觀光功能區規劃于水渠地帶,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護農田、村落、濕地的原生態地形地貌。
如今屋基村的千畝玫瑰產業園已經初具規模,每到玫瑰盛開的季節,玫瑰花海都會吸引很多游客慕名前來,爭相在花海里拍照留念,爭相目睹玫瑰的風采。同時,玫瑰產業園也為村民帶來了實打實的好處,很多村民守在家門口就可以有固定收入,有五險保障,解決了村民的后顧之憂。
產業發展,屋基轉型
那大鎮委、鎮政府為了貫徹儋州市委、市政府“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調優做精現代特色農業”規劃精神,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市場需求,深化“一村一品”、美麗鄉村建設,挖掘屋基村歷史文明和生態文明價值,將屋基村打造成為歷史文化與時尚元素深度融合的鄉村休閑旅游區,使屋基村在產業基礎上力圖做大做強,融入那大鎮社會經濟發展總布局。
如今,屋基村產業發展規劃是把第一產業融入到二、三產業之中,使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屋基村產業發展規劃的內容具體包括:玫瑰園3000畝;天然橡膠面積2800畝,建干膠加工廠,年產干膠173噸;橡膠林套種鹿角靈芝220畝,熱帶水果面積640畝,年產量416噸;特色養殖區一個;淡水養殖水面積75畝。無公害瓜菜基地1500畝,其中冬瓜菜1000畝。綠化苗木基地面積200畝;會議中心2個、玫瑰食莊1個、茗香美食園1個、家庭旅館300間、雜貨鋪10間、茶肆10間。
對于屋基村的產業規劃,那大鎮爭取到2020年建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相對集中、特色明顯、功能互補、競爭有序的鄉村旅游接待點15戶以上,創造就業崗位100個,年接待游客量達到30萬人次以上,人均消費200元人民幣以上,旅游綜合收入6000萬元以上,創建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通過統一規劃,政府扶持,規范經營,集約發展,推進特色鄉村旅游區與示范項目建設,建設成以生態觀光,休閑體驗為主的特色鄉村旅游示范點。
走進屋基村,感受不到一絲過去農村的雜亂無章,破舊不堪,取而代之的是干凈的街道,整齊的房屋,優美的環境。據村民介紹,村里有專門的衛生管理員,維護村里的集體環境,村民的垃圾要集中收集然后進行無害化處理,村里的排水,給水,網絡等基礎設施以及購物、出行等服務設施應有盡有……
走進屋基村,你可以感受到這里的民風樸素,熱情好客,村民之間團結互助,尊老愛幼,村民生活幸福美滿。據悉,屋基的村民目前享有基本的福利保障,村里16-60歲的村民都參加了社保,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有生活補貼。村民人均住房40平方米,子女入學率100%……
走進屋基村,徜徉在千畝玫瑰園的花海里,看著村民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笑容,老人坐在村口享受安詳的晚年,孩子們在村子里嬉戲打鬧,綠樹環繞間不時的飛起成群鷺鷥……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此吧。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