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里,僑南村在成片的印度紫檀和黃皮樹的掩映下,顯得格外幽靜祥和。
海南省儋州市僑南村由楊屋、葉屋、豐收、僑光、深田、洗腳水等6個村莊組成,390戶2300多人,歸僑、僑眷占總人口的64%。在革命戰爭年代,村里的歸僑紛紛把兒女送入革命隊伍,并捐錢捐物到前線,為抗戰貢獻綿薄之力。
自2003年起,僑南村在市、鎮兩級的支持下,以下轄的6個自然村為創建區域,多方籌資68萬元,大力推進文明生態村連片示范區建設,成為“道路硬化相連、綠化美化相連、宣傳長廊相連、庭院經濟相連和‘五位一體’文化活動相連”的成片文明生態村。
記者驅車行進在寬5米,長約4公里的水泥村道上。道路兩旁,果樹、竹木、花草構成的綠化帶生機勃發,30多塊描畫著公民道德、發展經濟等標語的宣傳壁畫構成了一條獨特的宣傳長廊。村子中心地帶是集文化室、廣播室、球場、舞臺和宣傳欄為一體的“五位一體”村民文化活動中心。
全村現有橡膠3067畝,果園26個,規模養殖業戶100多戶。同時,村里鼓勵富余勞力輸出,現共有400多人在外務工、經商,每年掙回200多萬元,村民生活殷實富足。
穿行在僑南村委會的6個村莊中,如同走進大花園。生機盎然的花草樹木,飄香四溢的果園,令人心曠神怡。路旁的印度紫檀,大王棕,以及點綴其間的草皮、三角梅、大紅葉,宛若一幅圖畫。村莊和村莊之間,農舍的房前屋后,一片片的荔枝園、黃皮園、豬舍、雞舍分布其間,安靜、整潔猶如桃源仙境。
比優美環境更吸引人的,是僑南村特色種養業。僑南村經過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山頂種膠、山腰種果、山腳種稻、膠林養雞、水面養鴨、水下養魚”的立體農業格局。立體農業,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避免了土地資源的浪費,擴大了生產規模,加快了發展速度,也改變了農村的人居環境。僑南村村民自豪地說:“現在,我們村里就像個大公園,城里人也喜歡到我們這里來逛啦!”
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提升,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僑南人的精神面貌,村里糾紛斗毆的問題少了,各種聯誼和體育競賽活動多了,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的新風尚悄然形成。2003年,僑南榮獲“全省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先進單位”稱號,被推薦為全國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先進單位。2014年僑南村榮獲年度全國社區僑務工作示范單位,是海南唯一獲此殊榮者。華僑、歸僑們曾經創造的榮光再次大放異彩,美麗的僑南村正向著美好明天大步前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