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行程千里取真經?游學九日收獲豐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趙梓成 字號:【

  “近兩年,我也參加過幾個不同的學習班,同樣是考察學習,但都沒有這次刻骨銘心,這次考察學習的方式是新穎的,是最接地氣的。就像開班時說的:哪個村搞得好,就到哪個村去考察、去學習,直接聽村書記的介紹,不明白的當場問,可以說是一次量身定做的‘村對村’的對口游學。”

  “幾個老書記把青春、熱血全部奉獻給了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用他們的汗水與生命創造了輝煌。我欽佩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一定要在今后生活、工作中向他們學習,守住那份堅持!”

  ……

  8月27日,在上海市奉賢區楊王村舉行的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基層干部培訓結業式上,村官們圍繞9天的游學經歷,暢談體會。

  為幫扶西部欠發達地區村莊發展,8月19日至27日,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與四川省農工委共同組織,舉辦了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基層干部培訓活動,四川省21個市州的41名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被選派到江蘇華西村、璜土村、蔣巷村、山聯村,浙江航民村、山一村,上海楊王村等7個東部較發達的、各具特色的村莊考察學習。采取的不是在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的學習培訓方式,而是深入村莊,身臨其境,參觀考察,書記介紹,聯系實際,理解探討,不懂就問,彼此互動,消化吸收,為我所用,以類似游學的方式進行。這樣學員們興趣更濃,熱情更高,積極性更大,都感到學到不少實際經驗,接受了許多新的理念。大家反映這種學習形式好,更直觀,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理解得深,認為這是一次開眼界之行,鼓信心之行,找差距之行,取真經之行,收獲甚多,不虛此行。

  在8月19日上午的開班儀式上,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會長、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為學員們介紹了華西的發展經驗和老書記吳仁寶的精神,著重從“互學再深入、農村再促進、共富再推動”三個方面,講解了互學的重要性、發展的必要性,并且向學員們贈送了培訓教材。8月20日的村官培訓大講堂上,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生導師李秉龍教授為學員們講述了我國農業發展新形勢與面臨的新任務,以及農產品目標價格政策、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等問題。華西村村委會副主任周麗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講解了華西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并現場解答學員們的問題。

  彭州市蒙陽鎮文山村葉昭春主任反思,來到華西,感受這里的發展和富裕,我們是跟不上的。我們“窮”在什么地方?歸根結底是窮在思想上,所以欠發達,是欠創新、創舉、創開拓精神。華西在老書記吳仁寶的帶領下,通過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廠、90年代造城、新世紀育人,造就了“天下第一村”。我們就是缺這種創造精神,就是要學習這種精神。

  “以前華西在我的印象中很抽象,這次所見所聞,發現華西村很富、很美。華西村一直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不忘初心,讓我們很受鼓舞。社會主義富華西,也一定能富我們的正覺寺村。通過這次學習,要找出東西部村之間的差距,通過找方法、尋思路、學精神,用名村發展的理念指引我們的發展”。南充市南部縣正覺寺村支部書記趙太勛在接受江陰電視臺采訪時如此說。

  瀘州市合江縣大橋鎮堰坎村程煥超書記在考察璜土村時說:“璜土村新農村建設與文明創建同步推進,相得益彰產生共振效應。居住環境公園化,基礎設施城市化,民主管理和諧化。家訓館義善堂,黨員之家大學堂,活動中心成才橋,粟鄉書屋道德講壇,愛心驛站孝悌文化長廊,村中所建無處不彰顯文化氛圍。錢俊賢書記在項目建設中的精打細算,把錢用在刀刃上的做法,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彭州市白鹿鎮天臺村的伍治輝書記表示,聽了蔣巷村常德盛老書記的報告,從內心深處欽佩這位堅定理想信念,牢記為民宗旨,清正廉潔,敢于擔當的帶頭人,他講的“富不是天生,窮不會生根”、“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換”、“村窮、人窮,志不能窮”的理念,給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增強了我們改變貧困面貌的信心。回去后將按照常書記所建議的“規劃先行,穩步推進”的經驗,結合我村實際,科學制定可持續發展的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一步一個腳印,向目標奮進!

  80后的三郎俄麥(藏族),是學員中唯一的女村官,任阿壩州金川縣撒瓦腳鄉木赤村黨支部副書記。考察學習的過程中,她一直震驚于名村社會經濟的發達程度:“東部發達村莊不管黨建、工業、農業、傳統中華文化等方面,發展都比我們超前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再不加快腳步發展,如何對得起老百姓和自己的良心?內心覺得很慚愧啊!當下值得深思的是,我為村里做了些什么、還能怎么做,是否全心全意為本村的發展而努力了。”她認為,東西部之間存在的差距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主客觀原因很多,但關鍵在于思想有沒有解放,有沒有創新的理念、行動的能力和承擔風險的膽量。她認為山聯村吳岳平書記介紹的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的理念,帶領大家走“以農興旅致富”的路子,可借鑒性更強,比較好學。

  90后的李明,是四川農業大學農業資源利用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時一句“世界那么大,我要到基層去看看”,便毅然決然地走進了基層,成為綿陽市三臺縣立新鎮高棚村第一書記。考察學習中,他一直在思考,為什么考察的名村都做得這么好?而我們卻發展那么慢?在航民村他找到了答案,朱重慶書記講述航民發展歷程時說:“我們做得不夠,還在繼續不斷地改善自己,不斷地學習,爭取做得更好一點,讓老百姓幸福指數更高一點。”就是這樣謙遜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李明,也讓他明白,航民人扎扎實實、艱苦創業的精神,以及朱書記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社會責任心,是航民村發展之路的強力保障。

  山一村是本次考察中最為特殊的村莊,作為杭州市首個農居SOHO試點地,憑借“全球生態環境保護500佳”的牌子,引進眾多的文化創意企業,走出了一條“以生態引創意,以創意帶旅游,以旅游促經濟”的低碳發展路子。確實使大家眼睛一亮,啟迪不少。當然,每個村莊的發展都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不可能照抄、照搬,但創意、創新是不可少的。

  上海楊王村是本次赴東部發達地區考察學習的最后一站,四川農工委領隊王澤強在總結中指出:原來也是貧困小村的楊王村,通過創辦村級實體企業,不斷發展,不斷創新,邁步前進中才有了今天的新面貌。楊王村的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規劃布局十分合理,既有區域重點規劃,又有年度長遠實施計劃,這是最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9天的游學經歷在四川參訓學員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冒著烈日酷暑,大家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在考察參觀中,在中轉乘車時,甚至在一日三餐間,都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討,力爭汲取經驗,提升能力,找準差距,尋求突破,把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發展理念帶回去,為本村求發展,為百姓謀福利。

  在8月27日的結業儀式上,上海楊王村孫躍明書記結合本村實踐,與學員們分享了他的“善于學習、善于觀察、善于交流、善于實踐”的心得。上海市農村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顧吾浩圍繞中國農業的歷史性變革,結合特色農莊的發展,為學員們上了一堂推進村域經濟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課,深受好評。學員們誠摯邀請名村帶頭人到四川考察、調研、指導,尋求項目對接與合作,為西部地區傳經送寶。

  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原名譽會長余展、副會長白益華在結業時講了話,指出學習的目的是運用于實踐。希望大家把在發達地區學到的經驗、理念,消化好、吸收好、傳播好、運用好,用到改造自身面貌的實踐中去,讓這些成功的經驗和先進的理念在自己那里開花結果。這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最終標準。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