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臺村是沈陽市于洪區馬三家街道唯一的錫伯族村,全村有1067人。
5月,初夏的邊臺村被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懷抱著,綠意蔥蔥。在村里行走,能感受到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為擁有一片美麗土地而欣喜,更為家園的環境建設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而自豪。
邊臺村雖是一個少數民族村,卻先后榮獲了沈陽市“先進集體”、“創業扶持單位”、“青年科技示范戶”、“巾幗科技培訓示范基地”、“市級采摘園”和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殊榮。獎牌背后,凝聚著村“領頭羊”賈伏成和村民們的心血和汗水。
1971年出生的賈伏成是典型的東北農民,他淳樸厚道,接受過沈陽農業大學成人教育和黨校學習,知識水平較高。2007年,賈伏成高票當選為邊臺村村委會主任,開始帶領邊臺村邁開建設新農村的堅實步履。
過去,邊臺村有部分村民經營特種車和吊車業務,他們一直想擴大業務,但貸款比較困難。賈伏成上任后積極與當地信用社溝通,協調貸款,解決了資金問題,村里一下子新購置車輛40多臺,最大車輛噸位70多噸。讓村里的特種車產業更加興旺。
靠養車致富的村民畢竟是少數,為此,賈伏成開動腦筋,為村民謀求更多的致富經營之道。2009年,進過深入研究,他認定了合作社合力興農之路,組織成立了“沈陽市富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從事果品、蔬菜的種植和銷售。2010年,合作社流轉土地122.4畝,建成標準大棚20個。
合作社定期舉辦培訓班,不斷提升會員能力,創新種植方式。合作社以草莓種植為主,套種生菜、蕓豆,草莓一年四季采摘。同時還種植毛桃、油桃、葡萄、火龍果、檸檬等高檔果品。經過多年努力,合作社全體成員在產品種植、病蟲害防治、產品銷售方面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2013年和2014年,富成合作社的農產品兩度被評為遼寧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名、優、最受歡迎農產品”。為了增強競爭優勢,合作社開展了多層次的特色經營,如磁化水、少數民族烤羊腿、兒童做蛋糕等。
合作社增加了村民的收益。加入大棚種植的村民有十多戶,人均收入2萬元左右。合作社與流轉土地農戶簽訂的合同到期日期為2026年,在2014年,合作社一次性地付清農戶13年的土地流轉費用,保障了土地流轉戶利益,讓他們有資金從事其他生產工作。
在賈伏成努力下,邊臺村開發出鄉村生態游,集休閑、觀光、采摘于一體,吃、住、玩“一條龍”。生態旅游帶動了鄉親們的創業就業,戶均收入大大提高。
2015年,賈伏成因突出的工作成績榮獲沈陽市“五一”勞動獎章。
現在,在賈伏成的帶領下,邊臺村正在謀劃村莊騰飛的藍圖。他們計劃,5年內將所有種植區全面升級為有機蔬菜基地,完成基地與客戶的直接配送工程,把優質安全的有機產品直接送到千家萬戶。配送工程能廣泛安排村民就業,讓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就能解決溫飽。同時挖掘少數民族鄉村優勢,大力探索生態旅游,開辟村民增收渠道;村里注冊了“喜利媽媽”品牌,和沈陽市于洪區旅游局對接聯合打造鄉村旅游基地。
一個生態宜居新村,一個美麗的鄉村旅游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