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讓城改真正惠及民眾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劉冰?李俊 字號:【

  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代家灣村曾經是寶雞市區一片低矮破爛的棚戶區,坎坷不平的街道、擁擠不堪的建筑曾經是不少人的記憶。在實施城中村改造后,它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人們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是赫然矗立的高樓和整潔靚麗的社區。村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首創“5820”安置新模式 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利益

  “5820”安置模式是代家灣村舊城改造過程中的一大創新和亮點。由于宅基地面積劃分不等,造成村民蓋房面積差距,加之近年來,各村民小組征地數量不等,造成了村民土地收益分配差距較大,這也是村民矛盾問題糾結之處。而以代家灣村改造,采取村民人均58平方米的產權調換方式安置住房,人均享有20平方米的三產用房辦法,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有效提升了村民整體生活水平。

  “代家灣村‘5820’的安置模式,不是隨意想出來的,而是根據村里實際情況,在照顧到群眾最大利益的基礎上,一遍遍修改完善科學推算出來的。”代家灣村書記楊珠寶強調。

  同時,每個村民還有 20平方米的三產房產權,由村里集體經營,年底統一分紅,促進了就業、增加了村民收入。這一安置模式屬寶雞市首創,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眾利益,使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惠民的安置模式使得代家灣成為寶雞市改造環境、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功能三者有效結合的第一村;成為改造速度最快、群眾滿意度空前之高的第一村。該村2010年4月開始實施城中村改造,2012年12月就實現了村民回遷。

  從棚戶區到安置樓 生活方便又舒適

  改造前的代家灣村是一片破敗的棚戶區,雜亂無序的村容和落后的基礎設施,村民根本無法享受到現代生活的便利。

  村民楊寶才回憶說,以前他們家一到冬天就要四處撿柴燒炕,一頓簡單的飯菜光生爐子有時候就要花很長時間。“搬進了安置樓里以后,好多地方都很方便了,我們入住的當年,小區就接通了暖氣和天然氣,以前住的房子很冷,現在暖氣通了以后溫度也很適宜,住在里面很舒心,即使是冬天也很好過。有了天然氣,再也不用燒柴燒煤了,又干凈又方便。”

  “現在生活的品質和檔次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水、上廁所、環境衛生等等,都跟城里人一樣了,我們本來是農民,可現在過著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現在能成為現實,靠的就是政府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我們老了倒還享上福了。”68歲的村民李林祥感嘆地說。

  據村干部介紹,代家灣小區是寶雞市唯一一個入住當年就接通天然氣、暖氣的新小區,回遷入住后,村里在安置小區成立了物業公司,由村民實施自我物業服務,對新建的16棟高標準現代化安置房的給排水、燃氣、供暖、安保、道路及有線電視、網絡以及商業文化娛樂設施實施全面管理。

  農民變居民 改善民生是關鍵

  農民變居民后,他們今后的生活出路在哪里?他們的民生如何改善?這是很多城中村遇到的問題。

  為了讓村民生活有保障,代家灣村委會給失地農民辦理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60歲以上老人按年齡段發給養老金;還新建了代家灣村小學,并于2013年秋季投入使用,為孩子們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

  村上成立了資產經營公司,對集體資產集中進行管理和經營,對改造開發區外的1200余畝坡塬土地實行資產股份量化,收繳集體所有,由集體經營,收益歸村民,擺脫了千百年來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村里投入建設的賓館和醫院等三產建筑,由村里統一經營,年底分紅。

  為減輕村民生活負擔,村委會還采取了一系列暖民心措施,截至目前,村民只繳納水電費,物業費用全免,村委會還為村民每月發放米、面、油等生活日用品。村民們高興地說:“住在整潔文明的新小區,享受著城里人都沒有的福利,我們比城里人過的還滋潤”。

  隨著舊城改造的深入,撤銷了村委會,組建了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變為了居民。就業享受到國家免費培訓,社會保障享受到國家優惠政策。集體土地變國有土地,集體經濟變股份經濟,這些深層次的變化,讓群眾既搬得回來又住得安穩,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

  而多余安置房的租金收入、三產房的經營性收入和就近上班的工資性收入,打破了傳統村民以土地為依賴的生存模式,更讓代家灣小區的新市民住得舒心、過得稱心、活得安心。

  在代家灣村工作了十余年的老書記楊珠寶,是城中村改造的執行者和見證者,他說:“雖然城改過程中有許多艱難和曲折,但看著群眾如今的幸福生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城改讓代家灣人享受到了城市發展的成果,給予了他們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編后語:從低矮破爛的棚戶區到整潔靚麗的居民社區,從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到便捷舒適的現代化生活體驗,這是代家灣人對于城改的顯性體驗;而“5820”安置新模式,關于農民變居民后生活出路的一系列措施,則在更深層次上保障和提升了城改村民的幸福感。這一切源于寶雞市“讓城改真正惠及民眾”的思想理念,讓農民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正是城鎮化建設的應有之義。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