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做好新時期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張福林?李軍 字號:【

  黨的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關乎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政治任務,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條件。今年以來,我們通過深入海濱鎮、戴河鎮的丁莊、古城、費石莊、北戴河等村,走訪入戶談心,開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全區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加以梳理并提出幾點思考。

  一、全區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現狀

  (一)工作機制健全,組織基礎牢固

  在農村健全了以村黨總支(黨支部)為核心,村委會、群團組織和社會各方面齊抓共管、干部群眾廣泛參與的思想政治工作體制。完善工作機制,建立了黨群協調會制度、農村居民思想分析預警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我區建立了領導干部“包村”和“蹲點”制度,每個村都有從區直機關抽調的干部組成工作組進駐村幫扶,與村“兩委”干部、老黨員、困難戶、村民代表定期交流學習。積極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從任務立項、教育過程跟蹤、效果評估到目標激勵整個流程的科學化與規范化。

  (二)文化設施,活動場所比較完善

  把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與新農村建設同步謀劃、同步實施。近年來,我區為25個行政村建成了學習室、廣播室、圖書室、文藝活動室等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建成文化活動廣場2萬平方米。搭建新媒體平臺,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博客、微博、微信等陣地,利用手機短信平臺、微信公眾號,發布黨的方針政策和時政信息,利用廣播電視、戶外顯示屏、戶外電視墻等宣傳典型模范和廉政警示信息。依托文化中心、文化廣場等文化設施,開展暑期、重點節慶等群眾文化活動,多途徑搭建文化舞臺,搶占思想文化傳播制高點,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三)拓展工作載體,豐富教育形式

  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農民的生產生活之中,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開展評選“五星級”家庭、“遵紀守法戶”、“五好家庭戶”等活動,開展黨員干部與農民群眾“一對一”結對幫扶,促使農民群眾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形成積極向上的氛圍。北戴河、古城等村每年利用村唱戲、放電影、重大節慶群眾活動時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表彰先進人物活動,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腦入心。開展各類培訓,定期舉辦黨的建設、農業技術、青年創業、青少年思想教育等培訓班,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激發新農村建設的激情。定期組織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下鄉”和趕科技大集活動,促使農村居民在參與中得到高尚趣味的精神享受。2015年以來共發放資料3萬多份、圖書3000冊,進行義診400多人次,開展理論、科技講座20余場,現場解答農村居民咨詢1500人次,為推進農民思想政治水平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戰斗力

  把思想教育與為農民辦實事結合起來,通過開展“四清四化”村容貌整治、改水、改電、改廁,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千方百計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特別是幫助農村貧困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以此推動農村居民思想政治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同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緊緊圍繞“避暑勝地·浪漫鄉村”工作目標,以北戴河村等7村為重點,舉全區之力打造內外兼修的中國農業公園示范片區。我們高起點規劃為7個重點村分別量身繪制了“水岸田園·藝術村落”、“設施農業·生態綠野”、“旅游商貿·和諧鄉村”、“生態農業·綠色田園”等不同發展定位,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費石莊村以“休閑旅游、世外桃源”為發展目標,大力發展集旅游休閑觀光、采摘住宿餐飲為一體的“桃園經濟”。 依托村內生態綠道、磨盤廣場、休閑木屋、桃林觀景臺等旅游資源,精心打造集文藝演出、桃花春宴、桃王評比等多項活動為一體的“桃花節”、“采摘節”, 共吸引了近10萬名游客進村游覽。

  北戴河村定位“水岸田園·藝術村落”,以“文化旅游目的地、私人訂制首選地、設計公司聚集地、大學教學實訓地和創新創業孵化地”為目標,利用村內閑置院落,引進19家藝術機構和藝術家入駐,涉及時尚家居設計、手工藝品制作、陶器設計、茶藝、餐飲等10多個種類,實現由傳統農業村向藝術村落的華麗轉變。2015年十一黃金周期間舉辦的創意園體驗活動、大眾創藝市集活動,有10萬多名游客體驗參與。

  我們以集發生態農業觀光園為核心,整合戴河一線村莊區位優勢、品牌優勢、產業優勢,采取資源共享、互助互利、互惠雙贏的方式,將北戴河村、西古城村、太平莊村、費石莊等19個村,與集發生態農業觀光園資源優勢相結合,打造“戴河一線,十九村八片” 中國農業公園大旅游景區。創建中國農業公園,開展避暑小鎮及中國旅游特色村評選,為北戴河農業旅游提供很好平臺,極大地宣傳推介北戴河鄉村旅游豐富鄉村游內涵,促進第六產業融合發展,為百年勝地,美麗之冠北戴河增光添彩。

  二、影響和制約農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分析

  當前,對影響和制約農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各種思潮交織碰撞的結果。從深層次看,突出表現為五個方面:

  (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觀念變革不可阻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尤其是實行家庭承包經營,農戶成為相對獨立的經營主體,農村居民中出現了私營企業主與職工、個體工商戶、農業勞動者、家政服務等多種階層。這種經濟關系的變化,使利益主體呈現多樣化狀態,利益要求的差異性,反映到思想領域也是多元化狀態。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必然使農民的思想認識、政治態度呈現出不同特點。

  (二)城鄉二元制結構引發的思想問題不可避免

  改革開放以來,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農民因其自身的低文化、貧知識、缺技術等因素轉入第二、三產業就業的難度較大,為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不可避免地把經濟建設作為硬指標、硬任務,優先發展,從而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軟任務,出現可做可不做,“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狀。

  (三)網絡媒體產生的文化沖擊不可逆轉

  近年來,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農村網民群體日益壯大,互聯網對社會思想動態的影響也隨之增強。少數網民出于逆反心理、發泄心理、表現心理,傾向于傳播負面的觀點和情緒;一些“網絡推手大V”、“網絡水軍”和個別商業公司出于不同目的,刻意制造熱點話題,故意傳播不良信息,對于本身文化素質就不高的農民而言,難以用理性的思維進行分辨,給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四)繁重工作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輕視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農村干部承擔著黨與政府在農村各項方針、路線、政策的貫徹落實,責任大而權力小,有人把農村干部形容為“芝麻大的官員,巴掌大的權力,無限大的責任”。同時農村干部缺乏辦公益事業的手段與條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迫于生計需要,在抓好日常工作運轉的同時,還要謀求個人生計,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夠。有的甚至為個人利益而不顧農民利益、損害農民利益,使農村干部主體的形象在農民中打了折扣。

  (五)農村基層干部能力不足滋生的問題不可疏忽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陷入困惑,感到老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有的干部作風不正,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激化干群矛盾,失去群眾信任。

  三、加強和改進農民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議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著眼全局,以解決根本性問題的視角,進行戰略性設計和制度化安排。

  (一)規范制度,注重常態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經常性,是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法制的軌道上健全落實四項制度,才能常抓不懈。用制度建設規范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態化建設。一是思想狀況分析制度,二是思想教育制度,三是談心制度,四是嚴格的考核制度。

  (二)把握目標,與時俱進

  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是廣大農民群眾,其本質是宣傳人、教育人、引導人和提高人,最終達到尊重人的權利、滿足人的需要、維護人的尊嚴、激勵人的創造和塑造新型農民高尚的品格這一目的。因此,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好目標導向,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引領,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發展大勢、“三農”發展方向以及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進行有的放矢的宣傳教育,使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更加適應新形勢下的農村實際。一是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要與當前開展的“三嚴三實”教育相結合,及時運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新理論成果,以執政為民的目標,進行黨的宗旨教育、作風教育,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為民辦好事、辦實事;二是對農民群眾的教育,要結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進行,著重培養和造就有文化、有知識、有道德、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懂法、知法、守法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民。

  (三)結合實際,創收致富

  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與全區農村經濟建設工作有機地融合,在農民中間廣泛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提高農民對黨和國家戰略部署及發展事業的認同度、參與度。同時,結合全區實際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強農民群眾持續增收的能力。2010年開始,我區根據各村實際,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無公害蔬菜種植、設施農業等現代特色農業,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引導農民群眾切實轉變思想觀念,把增強市場意識、風險意識、效益意識,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為農民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礎。將思想政治工作與落實惠民政策相結合,最大限度地解決農民就醫、就學、住房等問題,讓農民群眾在享受到改革開放成果的同時,增強信念的堅定性,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將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農村改革和建設的全過程,滲透到農民生產生活的各方面。近年來,我區在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漁民燃油補貼、良種直補、設施農業獎補等多項支農惠農政策時,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其中,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農民的心坎上,從而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多措并舉,注重實效

  農村群眾由于家庭狀況、年齡構成、文化水平、成長閱歷、職業規范、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等客觀條件的差異造成了思想水平層次的不同,要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以理服人與以情感人相協調,懷著深厚的感情做農村居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說理教育與形象教育相一致,采用為農村居民喜聞樂見的教育方法,利用文化教育的廣泛性、形象化等優點,通過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文化工作中;利用農村的社會風俗、地方文化和鄉規民俗等途徑,進一步強化農民的思想教育;在節假日和農閑時間,通過適合農民口味的文化活動載體,廣泛開展體育競賽、文娛創演等農閑文化活動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寓教于樂,達到弘揚正氣、改造陋習、團結和教育農民的目的,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創建良好的氛圍。三是先進性教育與廣泛性教育相統一,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的示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黨員和干部為抓手,通過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增強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加強干部的業務素質,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真正發揮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提高干部在群眾中的威信,切實為農民干實事、做好事,增強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通過調查發現,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首位的村,農村各項工作則成效顯著。四是傳統的教育形式與先進的新興媒體相融合,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充分用好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傳統教育與農村遠程教育網絡陣地的基礎上,注重采用新渠道、新載體等先進科技手段,有效地運用互聯網、博客、播客、短信、微信、手機報等新興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教育方法的科技含量,使教育手段更加新穎、科學、先進,使農民在“看戲”、“上網”中受教育,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五)點面結合,整體推進

  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面向全體農民,又要突出重點群體,實現以點帶面、活躍全局的良好效果。一是抓好新生力量。農村的新生力量代表了農民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們思想活躍,不安于現狀,有開拓進取精神,培養這支力量,將會給農村基層組織輸送新鮮血液,并影響帶動農民的長遠發展。二是抓好中間群體。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環節在于不貧不富、不上不下的中間層,他們往往決定農村主流思想導向。敵視他們,矛盾激化,適得其反;親近他們、鼓勵他們,做好轉化工作,會對全局產生積極影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應強化對農村中間層的轉化教育。三是抓好落后群眾。對因占地安置、干群矛盾、土地延包等種種問題上訪不斷、無理取鬧的,要以法治思維的方法創造性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強調法律的底線不能逾越、法律的紅線不能觸碰,自覺在法治軌道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進而達到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目的。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