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述評:責任使人堅強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董獻華 字號:【

  記得一位社會學家說過“責任使人堅強”,我想這句話用在范振喜身上非常恰當。

  與范振喜相識已近10年。

  范振喜,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基層干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河北省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

  第一次采訪范振喜是2008年。

  第一次見面便被他謙和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被他的堅強所感動。采訪之后的幾天里,心里一直難以平靜,那些讓人回腸蕩氣的故事在心底揮之不去,萬千思緒總是圍繞著人生的價值所展開。后來,一篇浸泡著淚水的長篇人物通訊《范振喜,用生命創造奇跡》,刊發在當時的《中國村訊》雜志上。

  時隔八載,第一次采訪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在北京的一家旅店里,范振喜床前的小桌上擺放著大大小小的藥瓶。原來,這位正值中年的名村官患血癌已17年了(至2008年),加上心肌梗塞、腦梗塞、干眼病等多種病魔纏身,每天須有近20種藥物相伴;然而,為了工作范振喜總是夜里12點前不睡覺,中午從來不休息,他將生命的分分秒秒都用在了周臺子村的發展上。他說:“活著為村民干點實事,死了也踏實。”

  周臺子村隸屬河北省灤平縣張百灣鎮,位于國家級貧困山區。1987年,該村集體經濟不僅是一片空白,而且還欠8萬元的外債,村民的生活非常貧困。這年冬天一次全村的黨員大會上,大伙投票選舉年僅25歲的范振喜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當時,范振喜剛從部隊退伍回村,思維敏捷、作風干練、做事認真,被村里的黨員、群眾普遍看好。迄今30年來,范振喜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與病魔抗爭,帶領鄉親們艱苦創業,銳意創新,將昔日貧窮的小山村,建設成燕山山脈的一個璀璨的明珠。目前全村有村辦企業近20家,形成了以采礦、礦產品加工為主導,運輸、建材、果品加工業并舉,百貨、住宿、餐飲等服務業齊全的經濟發展格局。原中組部部長張全景來周臺子村考察時欣然題詞:用生命創造輝煌。2001年,中組部授予周臺子村黨支部“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周臺子村委會“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采訪中,記者問起范振喜的身體狀況,他說:“還行吧,身體是自己的,骨髓是二哥的……”一句平淡的話語引發了他歷經磨難,幾經生死的故事。

  1991年秋,范振喜赴東北考察企業項目,返程途中一路高燒,回村后仍低燒不斷,他不顧鄉親們“快去醫院查查”的忠告,為了工作,而將看病的事一拖再拖。

  1992年4月16日,經北京軍區總院血液科化驗為血癌,那年他剛滿30歲,正所謂人生難測,命運多舛……

  1992年12月,全村父老鄉親為他湊了10萬元的手術費,送他到北大醫院接受骨髓移植手術。骨髓移植須做配型,化驗結果只有二哥的骨髓與自己匹配。范振喜說,自己上任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二哥的鐵礦收歸了集體,斷了骨肉同胞的財路;而當死神逼近時,又是二哥為自己捐獻骨髓……回憶起當初的情景,范振喜仍不掩愧疚。

  在北大醫院化療的40個日日夜夜,不僅讓其身體受盡折磨,更使精神幾近崩潰。掙扎在死亡線上,范振喜最終選擇了堅強。他說:“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硬撐著也要活下來,只有活下來才能報答鄉親們!”

  原來,范振喜之所以如此堅強,支撐著的是一種信念和責任!

  經過4個多月的生死較量,范振喜度過了最危險的異體排斥和細胞再生期。術后免疫力極低,身體虛弱,易染病菌帶來并發癥。出院時醫生囑咐:靜養兩年,喝無菌水,吃無菌飯……范振喜沒有記住醫生的忠告,出院不到半年就抱病工作了。

  1995年,村里決定建鐵選場,除現有資金和銀行貸款外,尚欠70萬元。范振喜與班子成員商量,決定冒險向老百姓借款。他向村民承諾:“掙了錢,歸集體,連本帶息還給大家;賠了錢,我和村干部砸鍋賣鐵也不能讓大家受損失!”很快湊齊了資金,鐵選場建成后,僅用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資,將借款連本帶息還給了村民。

  2001年,村里遭百年不遇的大旱,1000多畝稻田等著插秧。范振喜不顧身體虛弱,白天購置機泵管帶,晚上與班子成員輪流盯在田頭。由于過度的勞累,他患上急性心肌梗塞,被送到醫院后已是奄奄一息。經過七天七夜的搶救才脫離危險。

  2002年,村里忙著“小康新居”的第一批工程,在緊張的規劃和施工中,范振喜又患上了干眼病,眼里分泌不出淚液,每天要補充淚液上百次,他還是硬挺著工作,直到規劃全部完成,才匆匆地趕往醫院做手術。這一年,他光榮地當選為中共十六大代表。

  2005年,村里投入1億多元收購了改制后的原市屬國營企業承德啟星礦業有限公司的全員股份,又投入數千萬元在縣城建了三星級賓館,村集體和個體私營企業達到16家。

  2006年,周臺子村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實施了土地合理流轉,實現了耕種方式和經營模式的創新,朝著高產、高效、生態農業的轉變。

  2007年,范振喜任職整整20年,全村工業總產值突破3億元,創造了僅有1000多口人的小村,年上繳國家稅金突破5000多萬元的奇跡。

  ……

  采訪范振喜,記者閱讀了一部精彩傳奇和苦難輝煌。古人曰: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從范振喜身上,我們讀懂了責任與堅強,讀懂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博大胸襟、無私情懷和堅韌堅忍的頑強意志。以英模為榜樣,我們應時刻保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高尚品格,知難而上、百折不撓的勇氣和毅力;時刻保持共產黨人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先進性。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圍繞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萬眾一心、砥礪前行,這正是范振喜之于社會的深刻意義。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