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三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始成立于1958年,系以建筑施工為基礎,集金融、投資、房屋開發、工程管理、運營服務、海外經營六大產業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建筑企業集團。集團擁有江蘇南通三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38583)、融輝置業有限公司、青島涌泰置業有限公司、中通盛建集團有限公司等全資、控股子公司60多家,施工范圍涵蓋房建、機電、裝飾、市政、公路、園林、古建筑等領域。建筑主業擁有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14個一級資質以及多個其它施工資質;具備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經營權、對外援助成套項目總承包企業資格,核心業務遍及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120多個大中城市,以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后創獲魯班、國優獎工程32項,鑄就了一批穿越世紀的建筑經典。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榮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96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34位,“中國建筑業競爭力200強企業”第11位,“中國承包商80強”第11位,“ENR全球最大的250家工程承包商”第48位,榮獲“中國品牌文化影響力最具價值十大品牌”,被譽為“中國最具改革與發展代表性的10家建筑企業之一”。
札記一
“三化”融合全新詮釋“匠心質造”
近年來,南通三建始終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并通過對自身能力的不斷打磨持續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其中,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三化”融合被認為是南通三建管理升級、內控完善、績效提升的有效途徑之一。“三化”融合帶來的點滴改變匯聚成勢,將工程進度、質量、安全、成本和環保等牢牢把控住,確保做到“建一個項目,樹一座豐碑,惠一方百姓,贏一片贊譽”。
“筑客云”手環+“云建造”系統實現勞務管理精細化。董事長黃裕輝有一個夢想——讓建筑工人“有尊嚴地工作,快樂地生活”。近年來,集團與專業公司為建筑工人合作定制名為“筑客云”的可穿戴式移動智能手環,并基于大數據沉淀,將其接入“云建造”系統,希望運用“互聯網+”思維、通過信息化手段、標準化運行實現精細化管理目標——勞務實名制管理。日前這款手環現已免費發送到部分一線員工手中。經過一定的試驗期和過渡期,將推廣至南通三建所有項目現場,成為項目工地標準配備之一。手環可以動態記錄每一位工人的身體情況,確保工人健康安全;具有門禁卡功能,內嵌工人全部個人信息;工人進場必須刷手環進入,系統會自動生成考勤信息,并作為員工考勤依據等。手環與“云建造”系統相連接后,管理人員可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工具,對一線工人的安全、質量、技術(包括BIM 技術)交底與實時指導和監督,有利于工程進度、質量、安全等的控制;實時查看項目現場人員配置和施工詳情,并據此統計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及工人工資。員工則可通過系統查看自己的出勤及工資發放等情況,避免了工資拖欠的發生。可以說,這一創新舉措有效將南通三建勞務實名制管理落到了實處,保障了企業權益,又從根本上保障了建筑工人的權益,對于規范化的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建設將大有裨益,這是一項不僅功在建筑行業,更是功在社會民生的大事、好事。
以流程為中心+移動辦公實現現場管控無漏洞。工程項目是建筑企業一切管理工作的落腳點,集團大力推進企業內生力新提升系列工作中,一直將推動項目管理行政化向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精細化轉變作為工作重點,編制并推廣實施了一系列等管理標準。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了由個人崗位職能為核心的管理轉變為以流程為核心的管理,更加注重結果導向、過程效率及團隊協作等;大大減少了管理漏洞,提升了管理效率。集團的管理平臺對每個項目的質量、安全、進度體系的實時監管與把控,使其時刻處于可控制、可調整范圍內,極大地降低了生產經營風險。南通三建每個項目施工現場均安裝有數十個監控,且均與電腦、手機等智能設備客戶端相連,方便項目管理人員和企業領導層可隨時查看項目進展和施工現狀,及時作出決策調整。另外,運用泛微平臺系統,項目部可做到實時檢查。其移動終端上有現場檢查記錄單,責任人、整改人、回復人均可通過手機即時查詢、整改、確認。
“筑集采”平臺+預算式管理實現項目風險最小化。由南通三建發起的聯合供應商、金融行業的建筑業B2B電子商務平臺——“筑集采”,讓企業在公開透明智能的平臺上更便捷地選擇優秀、合法的供應商,保證“營改增”改革落地。
札記二
“一帶一路”助推南通三建品牌國際化發展
南通三建進入國際市場開始于1983年,經過30多年的國外市場打拼,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建筑綜合集成服務商。南通三建一直將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并列于心中,特別是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為宗旨,代表偉大祖國高質高效地承建了一系列海外援建工程。多年來,南通三建的海外事業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項目所在國領導的關注和贊揚,在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同時,更是以優秀的企業作為提升了國家形象。公司先后承建了援也門也中友誼醫院、援也門國家大圖書館項目、援剛果(布)中學項目和剛果(金)綜合辦公樓項目、援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大樓等多個項目,圓滿完成國家交給的任務。
緊跟“一帶一路”國家戰略,2015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國南通三建集團有限公司”這一個全新的海外事業總平臺,注冊地在香港、總部在紐約,國內運營中心設在北京。順應國家“一帶一路”大勢,圍繞“治理結構、人才資源、商業模式、投融資模式”四個突破,在“建”字上做文章,外抓項目、內抓管理、管控風險、穩步發展。堅持“穩固經援、加大借船、一手承接、投融實業”四輪并行,通過建設工程、地產開發、城市(鎮)綜合開發、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開發,投融資平臺和國際貿易平臺等多業態協同發展,做強房建工程、做大市政建設、突破地產開發、拓展投融實業,實現從工程分包商向工程總包商的轉變,從工程項目向投融實業的轉變。
一群有理想、有擔當、有抱負的人,一支素質過硬、驍勇善戰、不畏艱辛的隊伍,在風云變幻的海外市場扎穩腳跟,一步一個腳印地踐行“實業強國、造福人類”的使命與“造一流產品,出一流人才,創一流企業,建設三建美好家園”的愿景,與“南通三建”品牌共成長,共同走向國際化之更廣天地。
札記三
“全產業鏈”運營奮力打造“中國好房子”
“發展住宅產業化,建設綠色宜居家園”。近年來,南通三建集團響應國家號召、順應行業發展大趨勢,投資開發了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產業園。產業園總建筑面積達20萬平方米,以打造被動式建筑全產業鏈綜合集成服務商為目標,集被動式建筑開發、研發、設計、生產、施工、運營維護和咨詢服務為一體,為被動式建筑全壽命周期服務提供全方位保障,形成了自主設計、研發和材料設備、部品配件生產體系、施工建造體系。公司生產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外墻保溫材料EPS模數聚苯板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列入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產品目錄;自主設計建造的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南通三建技術研發中心已列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6年科學技術項目計劃。產業園以被動式建筑為核心,同時積極研究裝配式與被動式集成技術體系,在技術整合的過程中,融入整體衛浴、整體廚房等住宅工業化元素,以全裝修為目標,實現“拎包入住”,成為真正節能、環保、綠色、宜居的“中國好房子”。
為快速推進建筑高科技產業發展,南通三建已在江蘇海門開發區規劃建設占地500畝的“建筑科技產業城”,涵蓋智能機器人、木結構CLT技術、新型建材、國家“千人計劃”研究院、先進制造業加速器中心、沿江風光帶和建筑科技產業集成,以及商業、酒店、住宅開發等,成為南通三建建筑科技產業新的載體。
南通三建展裝配式與被動式集成技術以及被動式建筑全產業鏈,充分展現了集團在建筑產業現代化領域的新技術、新突破、新形象。在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在裝配式建筑發展波瀾壯闊的大時代,擁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南通三建將一馬當先,繼續引領建筑業走向更輝煌的未來。
札記四
自我變革劍指“大基建+”模式下的產業運營
擺脫傳統房屋建筑施工的桎梏,緊跟國家加快推進大基建(高鐵、高速公路、機場、軌道交通、治污、地下管廊、城市地下排水設施等)的步伐,以產業運營為核心任務,整合產業資源,打造產業集群。近年來,南通三建持續推進轉型升級,圍繞建筑主營業務,形成“橫向拓展全牌照,縱向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格局,建設涵蓋金融、投資、房地產開發、建筑、運營管理、電子商務、貿易服務、咨詢服務和保險服務等多個領域為一體的“大基建+”商業生態系統平臺。“大基建+”的運作模式為企業發展贏得先發優勢。2016年10月,南通三建、昆侖信托、興業財富與昆明市政府共同簽署“城市更新與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投資千億合力打造美好幸福新昆明。
南通三建順應大勢、主動擁抱變化、進行自我變革、實現彎道超車,通過資本化道路實現產業運營商之轉型升級。正在實施的、初具產業運營雛形的項目——(青島)錦繡江山文化旅游城項目,致力于通過文化旅游、運動休閑、養老養身和兒童教育等,實現全齡化的頤養生活。該項目將通過輕資產運作,運用金融的方式、眾籌的模式和融資租賃等方式,同時把南通三建產業孵化中具有特色的被動式房屋、移動PC工廠等落實到項目中去,并對接PPP模式,帶動基礎設施功能配套,構建城鎮融合、產城融合等運營模式,提升產業運營效果,賦予建筑產業新的內涵,為企業新發展提供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空間,以創新發展為行業轉型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