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避暑勝地?最美鄣山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鄣山村位于婺源縣北部邊陲,鄣溪水源頭,距縣城紫陽鎮55公里,屬大鄣山鄉管轄。村莊因山高谷深,山區氣候特征非常明顯,年平均氣溫較低,僅12.8℃,其中1月平均氣溫1.2℃,7月平均氣溫23.7℃;區內年平均降水量2124毫米,無霜期為224天。由于山上四季云霧籠罩,因而空氣相對濕潤,光照柔和,是名副其實的避暑勝地。

  鄣山村因坐落在“吳楚分源”地的“屋脊”大鄣山而得名。大鄣山是婺源北部的天然屏障,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人在此生息。歷史上,古人登山游覽者甚多,明代學者余紹祉,清代樸學大師江永,清代學者余杲與余藩卿,清代詩人張正金與戴程等,有文記和題詩。

  大鄣山境內峰巒疊嶂聳立,氣勢巍峨雄偉,奇花異卉怪石,群山青松翠竹,飛瀑勢若懸河,深谷幽壑峽澗,云蒸霧蔚繚繞,猶如天開圖畫,構成獨特景觀,堪稱人間仙境。村周山上林木蒼翠,有紅豆杉、紅桃木、香榧、香柏、楠木、檀木、天然黃山松、香椿等珍貴樹種分布,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有虎、豹、黑熊、山羊、猴猻、貓頭鷹、穿山甲、鷹嘴龜等十幾種珍禽奇獸棲身于此,有天然動物園之稱。2014年被林業部門確定為國家鳥類自然保護區,一到五六月就有滿山的紅杜鵑、黃金花、蘭花等花卉競相綻放,芳香撲鼻,十分迷人。八至十月間又有美味可口的野果,如雞心粒、山荔枝、仙人果、山渣、五味子、山蜜棗、獼猴桃、藍果、綠珠、野草莓等等,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垂涎欲滴。

  從大鄣山山腳沿公路由南向北盤旋而上15公里,到達村落水口,由水口沿溪流蜿蜒伸入,峰回路轉,豁然開朗、錯落有致的民居映入眼簾,村中有幾棵三人合圍的黃山松、闊葉楓點綴,兩邊是整齊的茶園,山上則是郁郁蔥蔥的毛竹林,鄣山頂是一個集自然生態,民俗文化和革命歷史相結合的風景勝地。

  鄣山村山體重崗復嶺、山峰磅礴。主峰六股尖氣勢雄渾,海拔1629.8米,登臨其上,可“西瞻彭蠡,北眺白岳,東望黃山,南瞻信州山,如乘白云上天際”。山上石澗縱橫、瀑布成群,是鄱江水系樂安江與錢塘江水系新安江的發源地,有“兩江源頭”之稱。名勝古跡甚多,有“清風嶺”、“香爐壇”、“瀑布泉”、“那伽井”、“龍井”、“龍池”、“石蜈蚣”、“和尚望日”、“仙人脫衣”、“張公洞”、“仙人藥臼”、“天生棋盤”、“九龍集匯”、“振衣峰”、“望鄉臺”、“雞籠尖”、“香油尖”、“擂鼓峰”、“里外戰原”等奇觀異景,山上古建有“天壇寺”、“天濟寺”、“須彌寺”、“云峰庵”、“白云庵”,香火十分旺盛。

  鄣山村不僅擁有優美的奇觀異境,更有優良的革命傳統。1936年4月,中共閩浙贛省委在此召開了擴大會議(現有遺址),會議決定將“閩浙贛省委”改名為“皖浙贛省委”,并組建了“皖浙贛紅軍獨立團”,領導紅軍游擊隊和皖浙贛邊區的人民群眾,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游擊戰爭。鄣山村的群眾積極參加紅軍、投身革命,有十五位同志為革命捐獻了身軀,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鄣山村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從大鄣山頂北側舊址中就可看出昔日占地面積達幾十畝的的白云庵,須彌寺的輝煌。還有鄣公洞,縣志中記載洞旁有仙人藥臼、天生棋局和三天子都石碑等幽奇景觀。村中幸存有明萬歷年間的《大鄣山賦》和《須彌寺》等石刻碑文,古人汪循的“盤踞徽饒三百里,平分吳楚兩源頭”的巨石石刻仍蘊藏著大鄣山深厚的文化底蘊。清代學者江永的《大鄣山說》也一直被世人所傳誦。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