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特產品飛出山?網上貨物跑進村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王春艷 字號:【

  貴州省印江縣“農村淘寶”的36個村級服務站,僅開業第一天,茶葉、食用菌、綠豆粉、手工制作的“山里貨”等特色農產品就飛出了大山,當天成交1.5萬余單,金額達105余萬元。洗衣機、冰箱、農資產品等網貨插上電商翅膀,飛進了農村,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給農村群眾帶來極大的便利和實惠。

  在“干群連心·同步小康”駐村熱潮中,印江縣廣大駐村干部搶抓互聯網+、電子商務云、農村淘寶等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契機,狠抓網絡營銷機遇,大力加以宣傳、引導,將村里人也帶入了網購的潮流當中,力促全民共享電商福利。

  開辟網路——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

  近年來,印江縣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茶葉、綠殼蛋雞等特色產業,成效顯著。但受地域和交通等因素局限,導致特色產品供求信息不暢、營銷手段單一,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全縣1530名駐村干部針對這一問題,借助該縣率先成立“特色中國·印江館”和“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契機,充分利用“貴園信貸通”、“一高一特”、“小微企業助保貸”等金融產品,不斷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

  朗溪鎮昔蒲村的旅游產品、奇石特產、精品水果等農特產品非常豐富,但是產品銷售渠道單一。該村駐村干部任林就借助全縣設立村級淘寶服務站的契機,在全縣率先申請成立了村級淘寶服務站,該店的成立不僅能幫助村民解決“貴買賤賣”、“買難買貴”和農特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問題,而且還為群眾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實現“賣得出、賣得快、賣得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我們村的農村淘寶開業,把超市開到了家門口,不僅方便了老百姓購物,最主要的目的是把我們村的綠殼雞蛋、金豆腐、精品水果等20多個當地特色農產品放到網上貨架上推銷出去,帶動我們的村民增收致富。”朗溪鎮昔蒲村黨支部書記田井付說。

  農村淘寶在駐村干部的助推下不僅在朗溪鎮開始營銷,印江縣一個個鄉村淘寶網點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目前,全縣已建成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印江服務中心,完成50個農村服務站規劃選點工作,建成投入運營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36個、個人網店350家。預計在一年內建成100家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輻射帶動貧困群眾2萬余人脫貧致富,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600元以上。力爭3年內80%行政村建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實現“網貨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搶先規劃——搭建網貨進村趕集平臺

  先后投入300余萬元資金,在縣城中心建立了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開展個體孵化、電商知識普及培訓、線下體驗;投入800萬元在印江經濟開發區創建電商產業園,開展企業孵化培訓、實景沙盤展示、農特產品展示;投入600萬元建立冷鏈物流和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電子商務產業園功能配套。如今的印江,逐步形成縣級服務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站物流配送體系,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走進纏溪鎮農村淘寶服務站,寬敞明亮的裝修,貨架上整整齊齊的包裹,給人舒適溫馨的感覺;業務員在電腦前熟練地點擊著鼠標,和顏悅色地給村民介紹淘寶網上的產品價格和服務項目,一幅幅熱鬧的場面呈現在人們眼前。

  “聽說服務站開業了,實惠比較大,我特意來看一下網上的產品究竟有多實惠”,纏溪鎮方家嶺村村干部楊家勇好奇的說道。網購對于大山里的群眾來說,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只有用實惠才能使他們接受網購新生活。為此,為了讓消費者放心購物,服務站業務員免費開車帶著楊家勇到縣城電器實體店逐一比較,用貨比貨、價比價的看得見的形式,查詢商品質保和售后政策。當知道產品質量、售后政策與實體店產品完全一樣,但價格便宜近四分之一,而且還免費送貨上門包安裝后,楊家勇一口氣在淘寶網上購買了冰箱、洗衣機、電視等13000多元的家電產品,直接節約資金4000多元。

  “看得見”的價格差距才能讓群眾快速適應網購消費的新方式,“摸得著”的實惠才能讓群眾迅速接受網絡時代的便利。目前,該縣以阿里巴巴開展農村電子商務試點為契機,在農村居民相對集中處、村委會或干群連心室,建設“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推進電商進村。全縣1530名駐村干部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協調電信、移動、聯通、郵政等通信物流部門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和物流基礎建設,全力解決服務農村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難題,搭建“農村趕集”平臺。

  農商融合——打造農民增收致富利器

  印江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獨具特色,已建成食用菌、茶葉3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園區,新建市級農業園區4個、縣級農業園區9個,定植核桃19萬畝,建成生態茶葉基地35萬畝,食用菌生產規模達7000萬棒,優質經果林基地8.5萬畝,建設各類畜禽規模養殖場873個,為實現“綠色農產品進城”提供了豐富貨源。印江駐村干部立足獨特的農產品資源,積極探索“電子商務+干群連心室+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扶貧開發”發展模式,推進電子商務與特色農業發展、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著力促進群眾加速增收致富。

  湄坨村以生產名優茶和高山冷涼蔬菜出名,為幫助群眾銷售農特產品,湄坨村駐村干部王恒幫扶“湄坨老字號茶葉合作社”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開辦網店銷售茶葉,產品上架20余種,去年銷量達30萬多元,發展勢頭較好,先后與3家茶業生產企業和20多戶農戶構建了茶葉產銷供應鏈。現網店營運和倉儲中心已入駐貴陽市梵凈山茶城,實現了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新突破。針對湄坨西紅柿滯銷情況,王恒就組織村支“兩委”在網上發布湄坨村優質西紅柿的產品信息,并寄送產品樣品,迎來了湖北眾菜蔬菜公司的合作,僅去年一年湄坨西紅柿遠銷武漢市的各大華聯超市,銷量已達50多萬元,預計今年由眾菜公司實地擴建湄坨冷涼蔬菜基地,新發展西紅柿、香蔥500多畝,可帶動50余戶群眾通過發展果蔬產業脫貧致富。

  銷路不愁了,錢包鼓了,村民們樂了。邛江大地上的特色農產品,在白云縈繞的青山綠水間,日夜吸納梵天凈土的精華與靈氣,必將以絕佳的品質,引領市場風騷。武陵之巔,梵天凈土,印江優質的農特產品、無限美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人文風情,也必將在淘寶網上光彩奪目。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