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村走出來的書法家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孫彥東?韓基民?汪楓 字號:【

  當代青年書法家劉世忠,儒雅中保留著軍人特有的果敢和堅毅。劉世忠自幼練習書法,臨摹碑帖,章法嚴謹,筆法剛勁,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先生揮墨,如龍蛇飛舞,跌宕起伏,酣暢淋漓。劉世忠創作的意向書法“猴壽”字,已經獲國家專利,現正已經申報"猴壽"生肖郵票。

  愛好書法執著追求

  1963年,劉世忠生于革命老區河南省桐柏縣的一個村莊,自幼愛好書法,勤奮練習。小時候,劉世忠的父親檢查他寫的字,當看到兒子毛筆寫的“出入平安”后,父親嚴厲地批評道:“這個‘安’字太難看,像螞蟻爬。”自尊心、上進心很強的劉世忠慚愧不已,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字練好,不給老人丟臉。

  那時沒有電燈,劉世忠經常點著油燈一個人練字到深夜,多少次母親在深夜起來勸他早點休息,他總是回答說:“再練一會”。劉世忠從小崇拜毛主席,背誦毛主席詩詞,臨摹毛主席書法作品。

  上世紀70年代,村莊里識字的人少,會寫字的更少。當時,還是小學生的他就經常為鄉親們寫字。過年寫個春聯,蓋新房寫個上梁大吉,每每幫助村民時,他都感到無比自豪。劉世忠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一天天地苦中有甜,快樂成長起來。

  中學時代的劉世忠書包里面除了課本以外,還有一本讓他愛不釋手的柳公權字帖,這本字帖成了他學習書法的啟蒙老師,字帖上疏朗開闊、清秀方整的柳體字讓他癡迷,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燒水做飯,他的頭腦里裝滿了字帖上的字。只要手里閑著,他必然會在地面或者在空中比比劃劃,一本字帖臨得倒背如流。他一有機會就到縣城里買來字帖臨摹,在對歐、柳的長期臨習,打下了堅實的楷書基本功底后,他不再拘泥于一個時期一種字體,更不拘泥于一家一派。

  劉世忠在讀高中時,利用業余時間,報名參加了書法函授培訓班,書法又有進步,他開始轉學隸書,從各種字體中吸取豐厚的藝術營養,有著拙中見巧的獨特書風,16歲高中畢業時的書藝已經漸漸走向成熟。

  帶筆從戎刻苦鉆研

  1982年10月,劉世忠應征入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某坦克團戰士,入伍當兵捍衛國防愿望實現后,激動之余,他暗暗發誓要在部隊里刻苦鍛煉,爭取獲得優異成績。

  劉世忠在部隊首長和戰友們的幫助下,時刻從嚴要求自己,嚴格遵守部隊各項紀律和規章制度,出色地完成了部隊首長交辦的各項任務。

  劉世忠利用業余時間辦黑板報、寫會議和節日標語等。逢年過節部隊組織便民服務隊時,當其他服務攤點都收工了,只有他寫春聯的攤點前還排著長長的隊伍,前來求寫字的人仍然絡繹不絕,他的手都凍了仍然在堅持寫字,直到新年鐘聲敲響,他連餃子都顧不上吃,也要讓每個人拿上一幅字,貼上過年。劉世忠因能為大家做一點事而感到榮幸和驕傲。由于他工作成績突出,很快被部隊黨組織批準為中共黨員。

  劉世忠當過宣傳干事、俱樂部主任、宣傳股長,業余時間也堅持寫新聞報道,先后在《解放軍報》、《人民日報》等中央級新聞媒體發表各類新聞稿件數十篇。

  劉世忠始終認為,打鐵必須自身硬。1984年,他參加閱兵并被提干,又被保送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學習深造,又通過自己的努力,先后獲得了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專科畢業證書和中央黨校法律本科、研究生畢業證書。

  有耕耘,必有收獲。劉世忠在部隊服役19年期間,榮立三等功三次,多次獲得團以上嘉獎。劉世忠書法作品在團、師舉辦的大型書法比賽中,多次獲獎。

  他在日常習書時,以柳體結其骨,以北碑豐其韻,書體逐漸血肉豐滿、骨肉均勝。戰友們的夸贊并沒有使他滿足現狀,他愈加博采眾長,開始涉獵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喜歡讀中國古代的文史著作。他覺得一個文化家或者博學多才的人,不見得成為一個書法家,但是,一個將書法當成終身追求的人,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根植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劉世忠在通過學習名家碑帖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集端莊、秀麗、飄逸之氣于一體的獨特風格。

  他在談起自己在部隊進行書法創作時,深有感慨地說:“我自幼酷愛書法,藝求其道,術求其絕,長期堅持自學,致力于各家名帖,尤其喜愛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歐陽中石、劉炳森等古今各派書法,并且以自己之長,綜各家之優,臥薪嘗膽40余載,始終信奉‘業以勤成’的人生格言,不論是炎熱夏日,還是寒雪嚴冬,我一直沒有停留過手中的筆。翰墨造妙句,揮毫寄深情。練字也是一種修行,是一種錘煉,是一種堅毅和堅持,只要在這種境界下,我筆下的橫平豎直才能滋潤著書法的神韻。”

  精益求精傳承創新

  2000年8月,劉世忠從北京衛戍區轉業到全國人大辦公廳信訪局工作,工作崗位和環境的變化并沒有影響他的書法創作,劉世忠一方面認真完成各項本職工作,多次被信訪局評為“先進個人”,被辦公廳評為“優秀黨員”;另一方面繼續從事書法創作,力求精益求精。

  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文化氛圍的影響,他對書法更加熱愛,研習書法也更加勤奮了?,F在無論工作有多么緊張,他都要忙里偷閑,練上一會,心情才會愉悅。劉世忠從參加工作至今,是他從研習書法藝術,到提高發展的難忘歲月?;仡欉@漫長的學習歷程,有艱辛,有進步,有快樂,更有收獲。

  作為中華文化傳承人,劉世忠說:“中華文明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沒有斷絕,就是因為文化的傳承,書法更具說服力,從古至今,誕生了諸多書法大家,無論外族入侵,朝代替換,書法強大的生命力從來沒有斷過。漢字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漢字更是一種優美的藝術,見證著祖國的源遠流長的歷史。現在國家正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倡文化大發展,這幾年書畫的發展迅速。”

  劉世忠書法作品,無論是扇面蒼楷,還是榜書條幅,細加品味,每一個字都是平衡的,構成獨立的審美單位,且分行清晰均等。他的作品時而有大氣磅礴之勢,時而有小橋流水之韻,整幅作品清秀俊雅,加之其在行文中,輔以簡約與變形處理,使得作品全脈剛毅婉暢,變換有致。

  劉世忠從事書法創作數十載,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還是他的“金猴獻壽”系列作品。一筆壽五種寓意,“金猴獻壽、長命百歲、馬上封候、蟠桃獻壽和人參長壽”。作品書畫結合,寓書于畫,將“壽”字和“猴”的形象結合。劉世忠作畫極有特色,此套“金猴獻壽”一筆呵成,一揮而就,若非親眼所見,確難相信他竟然如此作書。“壽”字在中國文化中寓意長壽,從古至今都是大吉大利長壽文化的代表,作品“金猴獻壽”將“壽”字文化和猴文化融為一體,使得整個作品相得益彰,字形字意得到更好表現,充分展現了書法家的創作。猴與人類關系密切,人們向來對其有好感,中華傳統文化當中尤其對猴特別偏愛一些。猴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猴”與“桃”更是常常結合在一起,在吉祥物中,桃是增壽的瑞果,有長壽的寓意。蟠桃獻壽,猴與桃的結合,恰應了民間諺語“猴壽瑞壽”,表示吉祥如意;馬上封侯也是傳統的寓意紋樣,“猴”與“侯”同音雙關,因此猴的形象多表示“封侯”之意,猴子騎在馬上,寓意功名指日可待。中國人認為猴是吉祥物,給“猴”增加了一種吉祥、富貴的象征意義,開創中國“壽”文化的新篇章。

  名家風范果實芬芳

  2015年初,中央電視臺“老故事”頻道,以《大山里走出來的書法家》為題,用30分鐘的時間詳細報道了劉世忠的書畫人生路。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7月,劉世忠的意向“壽”字書畫作品,獲得國家專利;現正申報“猴壽”生肖郵票。8月,劉世忠的書法作品“佛光普照”、“佛”、“壽”在五臺山參加首屆“丹青結緣”的專場義買會上,受到大家高度關注,3幅作品拍得總價14萬元。

  劉世忠現任國際書畫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書畫英才雜志社理事長、中央國家機關協會會員、世紀名人文化交流學會特邀顧問。劉世忠的書法作品在全國書畫比賽中,多次獲獎;其作品被多家中央級新聞媒體發表或收藏。

  實踐使劉世忠深刻體會到,今天他在學習鉆研書法上取得的進步和成績,貴在持之以恒。藝無止境,書法要傳承。他將以研習書法藝術為樂,以弘揚書法藝術為榮,自強不息,銳意進取,書寫書法藝術更加美好的未來。

  劉世忠當之無愧為我國當代書法家,臨近采訪結束,記者赴詩一首:書法展圣手,彰顯王柳雅韻。追夢想,勤耕耘,傳承炎黃風骨;筆如神,展美景,猶蒼龍勁松??蠢i凌云,墨寶飄逸芬芳,一代書法家——劉世忠。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