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祖國的心臟天安門為起點,沿著北京古老的龍脈中軸路南行,穿過一座座歷史悠久的建筑群,僅3.5公里之遙,有這樣一個蓬勃發展的村莊,她就是素有“天安門前第一村”的北京市豐臺區南苑鄉果園村。1995年,果園村創辦了北京市第一家農民股份合作制經濟實體——北京鑫福海工貿集團。集團成立以后,在以集團董事長陳重才和村黨委書記陳濤同志為核心的董事會和村黨委的帶領下,各項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已發展成為集以商業地產為主體,服裝業、建筑業、房地產開發、酒店、物流、社會保障事業等共同發展、具有綜合競爭力的集團型企業,村民和職工過上了“住有所居、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的和諧幸福生活。
“企業的責任不僅僅是自己人衣食無憂,我們應該讓更多人分享我們經濟發展的成果。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們多做一件善事,我們企業和后代就多一份福報。”這是集團董事長陳重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果園村、鑫福海工貿集團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果園人時刻牽掛著祖國各地需要幫助的人們,更加關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投身社會福利和公益事業、以企業文化為精神核心,回報社會、造福四方。
2016年春節前夕,北到近零下30攝氏度的遼寧省葫蘆島,南到海南海口6個貧困村莊,以及果園村的這片熱土,短短的2016年新春前的半個月時間,鑫福海工貿集團黨委班子兵分兩路,一路由集團董事長陳重才帶隊遠赴集團對外投資項目慰問一線員工、當地退休老黨員、當地貧困家庭;另外一路,由集團黨委書記陳濤帶隊,走訪果園村的退休黨員、大病職工;同時,陳濤還以個人名義慰問并資助困難勞模高景田一家和四川雅安鑫福海小學困難學生周欣、周玲姐妹。集團黨委班子一路奔波,給職工、困難家庭、退休黨員送去鑫福海黨委的關懷和情義,在春寒料峭的2016年新春描繪了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朔風厲嚴寒,擋不住果園人奔赴東北的腳步
時間:2016年1月23日
地點:遼寧興城、綏中
1月22日,遼寧地區氣溫驟降至零下26攝氏度,陳重才老書記帶領集團領導班子成員,深夜趕赴遼寧興城,1月23是東北多年不遇的極寒天氣,氣溫逼近零下30攝氏度,陳重才帶領班子成員冒著嚴寒慰問了四家村的老黨員,陳重才董事長以及班子成員將從北京帶來的貼心禮物——毛毯、稻香村點心、北京花茶一一送到老黨員家里,許多老黨員感動得當場流下了熱淚。隨后在興城大紅門物流基地,慰問一線職工。陳重才說:“給大家拜年了!再冷的天也擋不住我們看望大家的腳步。”
1月23日下午,陳重才書記一行趕赴北京鑫福海工貿集團綏中劉臺子種植基地,看望了當地困難戶,給他們送去了新春慰問品和慰問金,讓這些困難戶深受感動。
是春節的牽掛,更是雪中送炭
時間:2016年1月26日
地點:四川雅安鑫福海小學
“陳叔叔,馬上過年了,我們姐妹倆把自己今年期末考試的成績單給您郵過去,感謝您這些年來對我們的幫助,祝您身體健康!”四川雅安鑫福海小學周欣、周玲姐妹倆對果園村黨委書記陳濤充滿感激。
2016年春節前,陳濤托人給周欣、周玲姐妹倆送去一萬元錢,還有新書包、新衣服等,并購置了新的學習、生活用品。孩子的老師代表姐妹倆感謝陳濤書記:“這筆錢真是及時雨啊,孩子的奶奶病了,沒錢醫治拖了很久了……”而這筆來自北京陳叔叔的資助金又一次幫助這不幸的一家人度過了難關,孩子們抑制不住感激之情,用老師的手機拍了一段拜年視頻,發送給他們敬愛的陳叔叔。
與這對雙胞胎的結緣,源自一場災難、源于汶川大地震、源于鑫福海希望小學。2008年5月12日,這是一個讓13億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日子,汶川大地震給四川雅安等地區帶來了萬分沉重的災難,但是有全國人民這個堅強的后盾,汶川浴火重生!果園人、鑫福海人在汶川地震發生后,當即組織村民、職工、轄區商戶和社會各界進行了大規模捐款、捐物活動,累計捐助物資現金合計2000多萬元,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
災后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條件十分艱苦,集團又在四川雅安捐建兩所博愛小學,也正是在帶領集團職工到四川鑫福海小學慰問的時候,陳濤了解到這對姐妹的情況,得知她們來自一個特困家庭,父親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母親改嫁不在管他們、只有年近90歲的爺爺、奶奶靠著幾畝薄田艱難地供養姐妹倆,很瘦弱,當即以個人名義對她們一對一幫扶,如今也已經三年時間了。
2010年,2013年,集團還兩次為四川博愛小學學生代表和四川、海南資助的60名孤兒舉辦了“放飛夢想”夏令營活動,幫助山區和需要關愛的孩子們走出大山,來到首都北京,實現了走出大山、夢想起航的愿望。
不遠萬里、長途跋涉,只為給貧困百姓送上一份新春祝福
時間:2016年1月30日
地點:海南海口定安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春節前夕,集團董事長陳重才以及黨委班子成員遠赴海南海口定安縣文筆峰旅游區周邊地區慰問。海南民宗委干部、海南玉蟾宮等負責人陪同慰問。從海口冒著綿綿細雨驅車3個多小時,來到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朝參村、便文村開展慰問活動,給兩個村的貧困戶送上慰問金,以及大米、食用油等年貨,還有數百棵沉香苗木,為貧困百姓送上一份深深的新春祝福。
海南省民宗委掛職干部、朝參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熊中華說:“感謝北京人民群眾的關心。你們用實際行動來支持邊遠少數民族村莊建設,讓我們少數民族村民跟首都的老百姓的心連在一起。”陳重才表示,富不忘本是果園村鑫福海工貿集團的發展宗旨,愿繼續對口支援瓊中、定安兩縣的困難群眾,未來果園村將繼續關注和幫扶海南革命老區及少數民族地區的鄉村發展。
1月31日,果園村還在定安近10個村展開新春慰問,為當地眾多困難戶送去慰問金、慰問品總計40余萬元。
因善結緣,三載如初,如今已如一家人
時間:2016年1月29日
地點:北京市南苑街道西紅苑小區
“您真是好人吶!這些年可幫了我們家的大忙了!”雖然是最簡單樸素的話語,高景田老人卻已熱淚盈眶。高老曾是北京市的老勞模,退休后他和老伴身體多病,家中念大學的外孫子高源的學費愁壞了老人一家。陳濤書記通過工會得知高景田老人一家境況后,主動提出和高老結成幫扶對子,支持高源全部學費,直到他大學畢業。
三載寒來暑往,每年陳濤都會到高景田老人家中看望,噓寒問暖。資助高源大學畢業,陳濤書記的幫扶承諾圓滿結束了,可是老人一家與陳濤書記早已結下親人般的情誼。當得知高源以優異成績考上了研究生,而高老已經因病臥床多日,陳濤再也坐不住了,他帶著高源讀研究生的所需學費再次走進高老家中。
這不,農歷新年來臨前,陳濤書記又來看老人了,將2萬元現金送到老人手里,老人眼含淚花,送來的年貨堆滿高老家的小屋,小屋里熱情洋溢,高老的老伴將一面錦旗送到陳濤書記手里……
感恩老同志,鑫福海陪困難村民、老黨員歲歲又年年
時間:2016年2月3日
地點:果園村住宅小區
在中國農歷新年即將來臨之際,果園村黨委書記陳濤、副書記潘洪偉、村主任肖連順代表鑫福海工貿集團、果園村黨委,又像往年一樣開始奔波,對轄區內退休老黨員、退休老干部、患病人員進行走訪慰問,給他們送去新年慰問品和慰問金。
其間,陳濤詳細詢問退休人員的生活狀況,噓寒問暖。并表示,果園村不會忘記曾為果園村的發展作出貢獻的老黨員、老干部。慰問中陳濤獲知一名退休老干部由于身體原因住院治療,毅然決定改變原定路線,趕奔醫院看望這名退休老干部,退休老干部握住陳濤的手激動地說:“謝謝!謝謝你們還想著我”。陳濤書記說:“我們都是果園大家庭中的一員,果園村領導班子不會忘記你們,以前我來看望您,今年也不會落下,只希望您早點養好身體,以后能夠更多地享受果園村發展的成果,享更多的福”。
后記
這一幕幕奔波勞碌卻又樂在其中的場景,記錄的是果園村、鑫福海工貿集團從未停止的公益步伐,也是果園人、鑫福海人從未間斷的感恩之路、回報社會、造福百姓的一個縮影。多年來,果園村、鑫福海工貿集團著眼于全國,遠赴各貧困地區走訪、資助,總行程3萬多公里,為社會捐助款物累計達4000余萬元。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如今,果園村和鑫福海工貿集團各項事業蒸蒸日上,難道不正是造福、聚福而興業的鑫福海精神不斷延傳的結果嗎?我們堅信:具有大愛的果園人、鑫福海人一定能承載重任,實現第三次經濟騰飛,造福百姓,福報社會!
(果園村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