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第一村——上海九星村,是閃爍在上海西南板塊的璀璨之星,隸屬閔行區七寶鎮。改革開放以來,在全國勞模、九星村老書記、上海九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恩福的帶領下,搶抓城市進程的歷史機遇,走上了“以市興村、強村富民”的發展之路,創辦了中國最大村辦市場。不僅甩掉了“債臺高筑”的帽子,而且榮獲了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幸福村、中國市場第一村、上海第一村等50多項國家級和100多項市級榮譽。
2015年,九星村實現總收入12億元,上繳稅收3.8億元。有人說吳恩福是九星奇跡的締造者,而在老百姓眼里,他不僅是村民致富的領頭人,更是扶貧幫困、尊老愛幼的鄉賢。在他的倡導和熏陶下,九星村、九星集團始終奉行共富的理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扶貧幫困,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努力踐行社會職責,感恩思源,回饋社會。
20多年來,九星村在救災、扶貧、支教、幫困等方面共捐助善款善物總額達1億多元,扶貧幫困項目直接受益群眾達10余萬人次。吳恩福常說:“一村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回饋社會是我們的責任”。他先后兩次榮獲全國農村“公益之星”榮譽稱號。九星村、九星集團也先后被授予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20周年貢獻獎、上海市人道救助·關心關懷獎、閔行區“2011-2012年度扶殘助殘先進集體”、閔行區結對幫扶活動突出貢獻獎、閔行區“雙結對”先進集體等諸多獎項。
扶貧助學助困助教
一次江西革命老區的學習考察,讓這個對教育事業有獨特情感的企業家深受觸動,考察中了解到的那里艱苦的學習條件讓吳恩福難以置信。為了改善這些革命老區孩子們的學習條件,他當即表示建立希望小學,讓工作人員對接,捐助70萬元幫助江西吉安縣敖城鎮等建立兩所希望小學;2009年,捐助100萬元為江西吉安縣援建飲水工程;2010年,吉安縣官田鄉民眾每天必經的橋梁被大水沖垮,九星集團出資50萬元為其修建,讓官田鄉6000多名老百姓因此受益。鄉親們稱為“九星愛心橋”,樸實的名字是九星村、九星集團和當地村民心相連、情相通的見證。
在九星結對幫扶的每一個村社,扶貧工作為群眾生活帶來的便利隨處可見。2013年,捐資30萬元參加捐建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希望小學,解決了三都水族上百戶家庭子女的上學難問題。2010—2014年連續4年,每年出資27萬元培養農業高端人才,成立“博士實踐基地”,讓更多貧困村莊受益。
“能沐浴在九星村、九星集團的關心關懷下成長,我們的孩子很幸運。”這是一位被幫扶學校校長的感言。2014年11月18日,九星集團向明強小學捐款1800萬元建造師生綜合成長大樓。向文來中學捐贈助學金30萬元。多年來,九星傾注于“教育”幫扶,先后向幾十所中小學、教育基金會、希望工程、你讀書我買單等活動捐贈6000多萬元,扶貧助學已成為九星村、九星集團的一種公益文化。
特色扶貧共同致富
這位頭上簇擁著無數光環的村官,已年屆六旬,但在他的神情與言詞中透露出的是關注民生、關注社會、關注村民長效增收的焦慮,因為他心里裝的全是老百姓,是廣大農村百姓的共富夢。
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九星村始終以“熱愛公益和奉獻社會”為宗旨,依靠市場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吳恩福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供給,要把錢真正花在刀刃上,扶到根上、扶在點上。”九星堅持以“輸血變造血”的特色扶貧舉措,主動承擔起幫助經濟薄弱村發展,讓經濟薄弱村的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
2008—2010年,九星村與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葉凌村、匯南村、勤儉村三村結對扶貧幫困。連續三年共出資721.1萬元建造公寓房對外出租,為三個村的3296名村民參股投資。被幫扶村的老百姓喜上眉梢:“我們也變成了股民,每年能領到分紅。”“輸血變造血”的扶貧舉措,改變了失地農民貧困的無奈與無助。
九星村聯手山東壽光三元朱村為我國中西部果菜業“造血”。2008年3月,吳恩福與三元朱村共同擬簽下一份推動我國中西部果蔬業發展的“造血”計劃——“樂義果菜技術推廣發展計劃”協議書。每年出資150萬元,共計450萬元,資助我國中西部果菜特色村新型農民和農村干部在三元朱村接受致富培訓。“把冬暖式蔬菜大棚技術向貧困地區傳播,讓貧困地區的農民增收。
2013年九星村再次與閔行區浦江鎮的新風村、亭子村、新華村開展了新一輪結對幫困,主動向每村每年提供150萬元的幫扶資金,三年累計1350萬元。多次為我國少數民族村莊捐款幫扶,發揮造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加快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讓他們得到長期收益。
每年春節等重要的節假日,九星村都堅持組織開展“大走訪·送溫暖”活動,深入到身患殘疾、重病在身,以及生活相對困難的家庭,與他們促膝交談,向他們介紹九星的發展情況,了解他們的身體、生活狀況,傾聽他們對九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為每一位群眾、黨員和老干部送去了組織的關懷和節日祝福。聽民聲,解民意用實際行動架起了黨員干部與群眾的“連心橋”。
愛心幫扶千家萬戶
早在2007年,九星村就成立了九星慈善基金,并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廣泛發動黨員干部、村民職工和經商務工人員組織參與各類捐贈款物,讓九星人的愛心幫扶千家萬戶。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九星共募捐善款419.5萬元;2010年世博會期間,九星村購買世博門票1萬多張,免費發送至全國各地的結對扶貧村莊和少數民族村莊,讓大家走進世博會,感受祖國的強大。在舉行的九星市場慶典暨“慈善與世博”同行活動中,募得善款122.9萬元,用于幫扶生病、殘疾等困難家庭;2013年4月12日四川雅安地震的當天,九星村立即收到來自村民、職工、經營戶和廣大愛心人士的捐款近300萬元,并成立監督小組,參與資金的監督使用,做到專款專用、規范透明。光彩事業、擁軍優屬、紅十字會、“千萬人幫萬家”等活動均慷慨解囊,奉獻愛心。
九星集團不僅是一個有愛心的企業,更是懂得奉獻的企業。先后成立了九星黨員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九星家具市場志愿者服務隊等9支特色志愿者服務隊和12支管理區志愿者服務隊,以“可愛的九星人”形象樹立了“公益慈善”的榜樣,活躍在社會各界,傳播慈善文化,彰顯樂善好施的奉獻精神。特別是九星家具志愿者服務隊,十年如一日,堅持每月20日在南京路上開展學習雷鋒為民服務活動。有人說,慈善就像是輸血,不僅僅要讓愛心暖流進入身體的主動脈,還要流入毛細血管。九星的21支志愿者服務隊伍,充分發揮了志愿者隊伍的服務優勢,旨在讓公益慈善走進千家萬戶,滲透社會的每一根“毛細血管”。同時,也將繼續加大對公益慈善事業的宣傳報道,積極與社會各界共研九星公益慈善的媒介發展,共商九星公益慈善的宣傳推進,共謀九星公益慈善事業的文化傳播。
(九星村供稿)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