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十佳“村民貼心人” 是怎樣做好扶貧工作的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任旭東 字號:【

  9月24日,在第十六屆全國“村長”論壇頒獎晚會上,朱虹等10名大學生村官被評為“2016全國大學生村官十佳 ‘村民貼心人’”,接受了表彰。范振喜、原貴生、孫躍明、白世峰、林東風等9位著名村官和活動公益支持單位——江蘇南通三建集團副總裁劉亞珍為獲獎者頒獎。

  全國大學生村官論壇組委會自2012年啟動全國大學生村官十佳“村民貼心人”評選活動以來,每年在全國范圍內評出10名優秀大學生村官代表進行表彰,以此引領和示范各地大學生村官扎根農村、服務群眾、創業創新、成長成才,促進大學生村官事業發展。

  在本次活動中,論壇組委會結合當前形勢,按照中央關于創業創新和扶貧攻堅有關工作指示精神,評選出本年度2016全國大學生村官十佳“村民貼心人”。10名獲獎者在扶貧攻堅工作中都有積極表現。

  ·項龍:瓜蔞種植“小專家”

  結合湖田村的自然條件,他決心發展瓜蔞產業。在他的示范帶動下,湖田村瓜蔞種植從無到有。牽頭成立順康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和安徽孺子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目前瓜蔞基地擴大到650畝,年總產值達400萬元。瓜蔞成為村民致富的“寶貝”和湖田村的一張新名片。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基地+種植大戶+農業公司”的發展路子。目前,他又在自己的瓜蔞基地邊上建成10萬棒高品質木耳基地和苗木培育基地,為本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建立新通道。

  張璇:電商扶貧進深山

  經過電商培訓后,注冊了“雞峰山珍品”淘寶店,上架了村里的原生態農產品。她挨家挨戶的走訪,為幫助鄉親們賣土特產。 在她的帶動下,以村級網店為平臺,不斷帶領村民擴大特色產業規模,生態土雞放養近3萬只、土蜂養殖7410箱,激發婦女老人制作特色手工藝品4大品類,種植核桃11萬畝及中藥材種植1千多畝等,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合作社+農戶+電商+市場”的黃金大道。

  ·朱虹:讓山聯菊花“香飄四野”

  上任后,牽頭創辦起村中首個農家樂——青年文明一號。帶領整個山聯村目前已經形成了28家各具特色的農家樂,帶動152名村民就業創業。2015年農家樂營業額達到1500多萬元,每個農家樂凈創利潤25萬元左右,為山聯鄉村旅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同時,引進了貢皇菊(菊花)新品種,并發展到現在的300畝菊花地,總投入近200余萬元,2015年菊花產出近3噸,營業額達1100多萬元,帶動村民就業272人,還注冊了自己的品牌——“山聯生態”。

  ·亓華杰:帶民創業從小本經營開始

  牽頭創建了“扎勒木特鄉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金水源山莊,開辦了家庭式的農家樂、牧家樂。現在,吸收了5名村民參與,人均增收1600元。她拿出僅有的積蓄,學習開淘寶店和微店后,開辦自己的淘寶店“阿日祥快樂淘吧”,在淘寶店中大力宣傳家鄉的農特產品,鼓勵村里的少數民族婦女把精美的刺繡技術運用到特色產品上,并培訓村民開網店,提高經濟收入。

  ·林明德:“村里巴巴”助銷農產品

  到村任職后,他聯合了幾名志同道合的大學生村官,建立了海南村聯網——村里巴巴。通過網絡鏈接消費者和農民朋友,解決銷售中間環節多的問題,建立信息技術大數據,解決信息不對等問題。牽頭創建了陵水縣圣女果文化創意采摘園,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致富老百姓。至今已帶動周圍28戶村民增收300萬元。

  ·張巖:不言敗的“高原創客”

  6年里創業3次,2次失敗,但他從不放棄,從不言敗,目前通過海東市市級合作社認定、青海省規模養殖場認定,已注冊“李豐公社”、“黑土麥田”品牌商標。帶領互助縣188戶規模養殖大戶、貧困戶、大學生村官志愿者發展特禽規模養殖、餐飲旅游服務、農村電商等。從最初550元起步發展至1000萬元。

  ·許明忠:善做群眾工作的“高手”

  為搞好村莊基建工作,向上級部門寫申請跑項目,修公路,接自來水,建學校。為解決村民就業問題,努力做好配套工作,落地重大項目。在茅臺酒廠征地安置中,努力做好群眾工作,房屋拆遷314棟,墳墓搬遷800余所,這期間,他解決糾紛400余件;中華華丹國際旅游綜合體征地2000余畝,投入資金69.3億元,拆遷房屋60余棟,處理矛盾糾紛60余件,無一上訪事件發生。

  ·梁志強:將落后村建成旅游名村

  通過建立20畝“干群連心示范田”,吸苗木龍頭企業入駐,最終形成千畝抱團效應,把苗木栽培區打造成集苗圃種植和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示范產業基地。探索出一條“生態立村、旅游強村”的產業道路。建起了周家風情一條街、阿屋里農場及全縣首個農耕文化展覽館,當地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落后村莊打造成國家3A級旅游景區、江西省4A級鄉村旅游示范點。

  ·張民:探索農村電商新模式

  自掏腰包開發出了小湯山鎮生活服務平臺“湯北人家”。并在湯北人家基礎上,牽頭創建了農特產品移動平臺“瓜熟蒂落”,整合農特產品和鄉村資源,打造農特產品商城和全國農特旅游平臺,打通線上線下O2O的社交電商渠道生態,構建“全民合伙人”的模式,提高大學生村官、返鄉創業青年、農民的創業熱情,最終帶動農產品銷售和農民致富。

  ·任艾萍:為脫貧打好黨建基礎

  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提升能力素質,提高服務意識,抓好黨建工作,改善村莊基建,堅持把黨建工作同助農增收相結合,以黨建引領經濟發展。建成了500畝獼猴桃基地,并積極爭取項目資金150余萬元,完善基地內基礎設施配套;從每年僅有的3萬元辦公經費中擠出1.3萬元為果農補助有機肥16噸,聘請1名村級技術管理員加強基地日常管護。結合產業發展,對無職黨員設立產業技術指導崗,建立“黨員示范田”、“遠程教育學用示范田”,倡導黨員發揮主觀能動性和示范帶動性,成功培育黨員示范戶、群眾示范戶,使黨員干部、種植大戶、技術員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獼猴桃產業的發展,并為發展避暑旅游打下基礎。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