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第九至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與部分村莊代表交流座談會在寶山文化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座談會以“新常態的村莊發展”為主題,與村干部代表就基層工作中的問題和經驗進行交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段應碧出席座談會。會議由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洪遠主持。
名村干部話基層
名村一般是在新農村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積累了發展經驗,并具備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村莊,這些村莊是新農村建設的模板和標桿。
陜西省西安市西何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趙建平認為,當前農村發展應重視中央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制止損害農民利益的行為,以當前征地政策為例,部分地區通過低價征得農民土地,轉手高價賣出,農民享受不到城鎮化建設中土地帶來的價值。同時建議新農村建設要因地制宜,不搞面子工程,要選拔經得起檢驗的農村人才,樹立學習標桿,推動村莊的發展。山東省平邑縣九間棚村黨委書記劉嘉坤結合多年參加全國“村長”論壇的經歷,講述了自己的感觸。他非常認同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村促會)和“村長”論壇倡導的強幫弱、富幫窮、大幫小的理念,并以實際行動來響應村促會的號召。九間棚先富不忘后富,先后對云南、甘肅、新疆喀什等地的上百余個村莊實施精準扶貧,引導當地村民推廣金銀花種植,帶動了邊遠地區村莊的發展。河南省漯河市干河陳村黨委書記林東風表示,村莊富裕要堅持黨的領導,以經濟發展為基礎,走共同富裕之路。應使集體經濟與國有經濟享有同等待遇,并建立和完善相關經濟制度。此外,建議國家在選拔監督村領導班子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在全國形成選拔優秀村干部的好氛圍,為農村發展吸引人才。
少數民族村發展前景展望
近些年來,全國“村長”論壇都會免費邀請55個少數民族村莊干部代表參會。少數民族村莊多分布在地處偏遠的欠發達地區,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帶動民族地區脫貧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部分少數民族村莊地理位置特殊,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限于交通、資金等問題,阻礙村莊發展。云南省西雙版納州磨憨村村委會主任張衛平介紹,磨憨村是與老撾接壤的傣族村落,自然條件很好,發展空間很大。道路修通后,投資環境更加優越,他希望名村和社會資本能多去投資開發。
少數民族村莊干部人才緊缺也成為廣大村干部關注的話題。四川省阿壩州理桃坪羌寨黨支部書記馬前國表示,參加全國“村長”論壇,對少數民族村干部好處良多,然而當地政府卻不知曉“村長”論壇一事,希望以后政府能多多資助村干部多參加類似活動,重視少數民族基層干部的培養。此外,部分村干部認為,少數民族地區人才處于青黃不接的狀態,由于民族特殊要求,某些職務必須要求本族人擔任,希望國家對畢業回鄉的少數民族學生給予政策傾斜。
四川省茂縣坪頭村黨支部書記余崇恩表示,村干部三年一換屆,三年下來什么事都做不了就換屆了。有些村干部因為沒被選上,就采取不合作手段,破壞隊伍團結,甚至還存在選舉買票的現象。村里黨員素質高,希望支部能在黨的領導下重整風氣,建設一支為民服務的好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黑龍江省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黨支部書記尤明國介紹,今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村子里考察時幽默地對他說了一句話,“我來了,你就火了”。真如書記所言,隨后很多人來八岔村考察。如今村里一片安逸祥和,旅游業更是紅紅火火。
大學生村干部渴望更多資源
江蘇省無錫市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朱虹認為,大學生村干部在帶領村莊創業發展的過程中,最大的困惑是資源不足。村干部創業需要將產品分享到全國各地。希望名村和社會力量能與大學生村干部形成結對,組建專業的導師團隊,帶領其創業。村里有扶貧資金支持,但在頂層設計方面缺乏明確的導向,因此,相比前期資金扶持,他們認為后期造血功能更為重要,希望國家的扶持保障能夠更加完善。
云南省水富縣三角村黨總支副書記李西貴認為,當前村莊處于脫貧關鍵期,基層工作相當繁瑣,比如界定識別貧困戶需要填十份表格。希望能簡化手續,改進工作。其次在扶貧搬遷方面,只是單純的建造房子,缺乏產業發展、文化保護方面的考慮。鄉村垃圾圍村,村民人居環境急需改善,考核指標應從老百姓的幸福感等方面綜合考慮。
關鍵是要落實到問題的解決上
白立忱表示,從現場感受來看,現在社會組織不少,像村促會及其舉辦的全國“村長”論壇這么受歡迎的組織和活動還是不太多。村干部提出的問題應高度重視,空談無意義,關鍵要落實到問題解決上。
首先,村促會作為一個社會組織,要研究調查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并發揮上下對接的功能。村促會要及時研究基層不斷冒出來的新問題,并跟中央政策做好對接。比如名村在集體經濟發展方面,或干部培養方面的經驗都要深入解剖、分析,將這些經驗總結提取出來,能真正指導后發村莊的發展。
其次,全國“村長”論壇包含了名村、少數民族村莊、大學生所在的村莊,既有先進強村,也有后發弱村,在全國很具代表性。希望有更多的村莊加入進來,擴大“村長”論壇的內容和內涵,真正實現強幫弱、富幫窮、大幫小,這是黨的宗旨的要求,體現經濟發展規律要求,還是強弱雙方共同的要求,符合雙方相互發展的需要。
再次,理論制度問題也是需要村促會來深入調查研究。農村土地制度問題、城鎮化建設問題、基層干部隊伍培養、集體經濟發展問題、基層干部選舉問題等等都需要來深入研究,并向中央提供建議。很多走在發展前列的村莊,也會遇到之前沒有的新問題,要及時總結經驗,向中央反映,總結提高,成為共同的致富指南。
寄語大學生村干部
白立忱對年輕大學生村干部說,年輕人不是光靠激情干下去的,而是要依靠精神信念來支撐。因此,大學生干部基礎要打牢,切實蹲下身來為農民辦實事,才會有所進步。困難肯定是有的,要堅定、堅持下來,積累寶貴經驗,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