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晨曦,一灣碧水,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
我獨自走在這條小路上,看麥苗蔥蘢,聽鳥兒鳴唱,聞果園飄香,賞稻谷金黃……我大口口地呼吸著清爽的空氣,盡情地感受著金風送爽的怡然。
如今,縣鄉公路四通八達,鄉村公路連接萬家,而我獨愛這條鄉間小路。流連可觀風景,駐足盡享幽靜,腳踏泥土地,地氣腳下生,遠離了鬧市的喧囂,那是一種美妙無窮的意境。
當然,鄉間小路有時也會有人聲熙攘,那是莊稼人的歡歌笑語和辛勤勞作的鏗鏘節奏。
太陽升起來了,遠山近水一片金黃,鄉間小路果然不再寧靜,鄉親們三三兩兩地走了過來,見面先是一陣寒暄,什么“呦,記者走基層來了”、“城里人來鄉下旅游了”等等,莊稼人從來就不乏幽默,一陣寒暄過后就是一串笑聲。
當然說歸說,笑歸笑,談起家鄉近年來的發展變化還是一本正經。他們說,村里的3000多畝耕地大部分流轉出去了,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拼命干活了,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村民們的收入卻大幅度提高了;他們說,土地集約經營后村里的大部分青壯年進城務工或開公司當老板了……
說過了變化,大伙又在七嘴八舌地講起了村里的新鮮事。什么村里的淘寶大戶一年收入上百萬,什么誰家的小子找了個城里的姑娘等等。年近七旬的老張大手一揮:“這些新鮮事,俺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快說說最近的事吧!”
老張說:“十一黃金節城里人都到鄉下來旅游,我卻帶著老伴到北京旅游了,登長城、逛故宮、看天安門!”。他說,十月一日一大早,天安門前人山人海,可當國旗升起來的那一刻,數千雙眼睛齊刷刷地向空中望去,那場景真是讓我好激動!筆者注意到,老張說這番話的時候眼里閃動著淚花。
是啊,曾幾何時,一個積貧積弱、多災多難的民族,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擺脫了三座大山的黑暗統治,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致敬國旗,十月的紅色經緯是萬千英烈的鮮血染成。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說著說著,村里的老支書不知從什么地方湊了過來。他說,上月下旬他參加了在四川寶山村舉行的的第十六屆全國“村長”論壇,有幸近距離地閱讀了西部傳奇。賈正方老書記的人格魅力、寶山村的發展思路,對他都是一種激勵和啟發;“三農”專家和農業部領導的講話,讓自己明白了農村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老書記講得很認真很興奮。
果香在金風中流淌,夢想在藍天下飛揚。十月,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