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仙居縣淡竹鄉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以縣域綠色化改革發展指導和美鄉村建設,以《綠色公約十條》形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倡導低碳生活方式,積極發展綠色產業,逐步形成了一種新的鄉村建設模式。
一、綠色公約內容
(一)生態環境要保護。嚴禁砍伐古樹名木;嚴禁捕獵國家珍稀保護野生動物、植物;嚴禁非法捕魚、非法采砂;嚴禁各種車輛進入河道;嚴禁在河道控制線范圍內非燒烤點、露營點進行燒烤、野炊、露營。
(二)垃圾處置要分類。所有垃圾分可腐爛和不可腐爛進行分裝,并嚴格執行“晚六點至早八點”的定點、定時投放制度,所有可腐爛垃圾由村合作社統一清運堆肥,大力提倡廚房垃圾村民自行填埋堆肥。
(三)各種廢物要利用。巧用生活中廢棄的飲料瓶、紙箱、舊衣物、破毛竹等廢棄物,動腦,動手制作小物件,把舊家具、舊農具、舊瓦片等進行創意擺設,讓每一件廢棄物重新發揮作用,節約資源能源。
(四)田頭地角要清潔。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少施農藥和化肥,生產綠色產品;農藥瓶、蛇皮袋等廢棄農資包裝物必須用后帶回實行統一回收、集中處置;嚴禁焚燒稻桿、麥桿、玉米桿等秸稈。
(五)門前屋后要整齊。積極參與和美鄉村建設,每年每戶投工投勞至少5日;嚴禁向河道、溝渠丟垃圾,排污水;所有村民門前屋后嚴格實行三包,做到門前屋后無垃圾、無亂堆亂放、無違章搭建、無污染排放;圈養家畜家禽;自覺愛護各種綠化的花卉、樹木。
(六)廁所廚房要干凈。公廁落實專人管理,戶廁要保持清潔干凈;開展“清潔廚房”運動,要求“廚房每天整理、設備定期清洗、垃圾及時處理”,下廚時,“勤洗手、不抽煙”,確保食物清潔衛生。
(七)交通出行要有序。提倡低碳出行、健康出行、綠色出行、文明出行,做到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村內或沿村公路汽車有序停放;嚴禁馬路市場,不許在路邊設置攤點。
(八)淳樸鄉風要保持。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禁止賭博,不參與傳銷活動;尊老愛幼,創建慈孝村;積極參加村平安志愿者、義工、義務巡邏等活動,共同維護村莊平安和諧。
(九)鄉愁記憶要留住。讓村莊融入大自然,讓大家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村莊內所有宗祠、石刻、牌匾、石窗、木窗花等老物件都必須保留,絕不能私自出售;鼓勵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前擺放糧倉、磨盤等舊農具。
(十)鄉村民宿要發展。鼓勵村民發展農家樂,不斷農家樂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理念提升;在鄉政府統一管理下租賃房屋,支持外來客商、游客發展高端民宿,不斷整合自然、文化、產業等資源,將創意、主題、特色和景觀進行融合,精心打造別樣的地域風情和民俗體驗產品。
二、綠色村莊創建措施
(一)堅持鄉鎮主導。綠色村莊創建和綠色生活方式的推行,對普通村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認識和過程,所以鄉黨委政府的主導推動作用不可忽視。鄉黨委政府通過開展“頭腦風暴”不斷統一群眾思想,通過開辦村民學校向村民宣傳“綠色發展”理念,通過組織群眾到龍游賀田村考察學習垃圾源頭分類的做法。在具體實施方面,鄉干部積極沖到一線,幫助村兩委謀劃綠色村莊創建,帶領干部群眾先行先試,邊做邊讓干部群眾感受到“綠色村莊”創建的重大意義和實際成效。
(二)堅持黨員示范。實行黨員網格化管理,在確保每個黨員堅決執行的同時,落實每個黨員負責一個區域的立面改造、垂直綠化、垃圾分類等工作。積極推進黨建共建,目前邀請機關、基層、兩新、社區等各個層面的黨組織,建成了下葉村和下齊村兩個黨建共建群,群策群力協同推進下葉村、下齊村綠色村莊創建。
(三) 堅持群眾參與。《綠色公約十條》上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并寫入了《村規民約》。村里衛生嚴格實行門前屋后三包政策。鄉鎮干部發放了兩種不同顏色的垃圾簍和垃圾袋,要求所有村民進行垃圾源頭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鼓勵和要求全體村民參與綠色村莊創建工作以外,還在“綠十條”中,約定每戶每年投工投勞至少5日,確保所有群眾積極參與到綠十條的踐行中來。
(四)堅持逐步推進。實事求是講,在推行綠色公約尤其是推行垃圾分類處置上,淡竹鄉黨委政府還是相對保守,采取的也是先行先試、逐村推進的方法,先是在基礎相對較好的下葉村推開試行,經過一個多月的運行,不斷完善操作辦法,不斷總結試行經驗,在確保下葉村取得成果之后,再在下齊村推行。實踐證明,也正是通過這樣一個村一個村逐步推進的方式,確保真試行、真推進、真運行、真實效。
(五)堅持各有特色。鄉黨委政府將“綠十條”作為每個村莊發展的總綱領,但根據各個村的實際情況,對“綠十條”的詳細內容作了相應調整,體現村莊特色,比如下齊村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加入了建設骨灰堂的相關內容,油溪村在“鄉愁記憶要留住”方面寫入了保護石頭老房的相關內容。
(六)堅持擂臺比拼。通過設計“擂臺賽”,讓“綠色村莊”創建有載體、有抓手、有標準。以打擂臺、強監督、現場比、重考核、設獎勵的形式對鄉村兩級干部實行比能力、比業績,切實提高鄉村兩級干部積極性。鄉黨委政府在“五村五項”擂臺賽的基礎上,對“綠十條”的落實情況進行評比,以擂臺比拼推進綠色村莊的創建工作。
(七) 堅持督評獎勵。開展“綠色村莊”創建“五星”評比活動,通過黨小組推薦,村委會核實,村民代表大會評選,評出了“慈孝之星”、“創業之星”、“和睦之星”、“實干之星”、“貢獻之星”和“垃圾分類標兵”,充分發揮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比如在垃圾分類工作中,創新宣傳和督查方式,把垃圾歸類用實圖表示,并做成日歷,使村民“抬頭可見”,易于操作,并進行逐戶檢查,垃圾分類做的好的第一次發肥皂,第二次發洗衣粉,第三次發毛巾、第四次發熱水瓶,以溫馨的方式,促進村民移風易俗。同時每季度評選出10名“垃圾分類標兵”,每位獎勵500元,通過培育先進典型,發揮標桿示范帶頭作用。
三、綠色村莊創建成效
(一)村莊生活環境發生變化。全鄉13個行政村的環境得到了有效整治,由里到外、由廁所廚房到田園地角,變得更加干凈整潔,而且得到了常態化的保持。
(二)村民生活方式發生變化。下葉和下齊兩個村的垃圾分類工作得到順利推進,村民對各種廢棄物進行了巧妙利用,群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舊家具、舊農具、舊瓦片等都進行了創意擺設,成為了村莊美化的一道風景。
(三)村里產業發展發生變化。全鄉農家樂(民宿)經濟也得到較快的發展,全鄉目前累計開辦農家樂54家,床位近600個,可同時接待約1500人用餐。淡竹鄉成立了淡竹鄉農家樂(民宿)協會,并開通了“心有歸處、人淡如竹”農家樂(民宿)網站,以“規范化、公司化、高端化、信息化、品牌化”的要求來提升淡竹農家樂(民宿)產業的發展水平。
(四)村民相互關系發生變化。通過建立《綠色公約十條》,進一步強化了淳樸民風的保留保持,村民之間的關系逐步改善,共建、共有、共享的理念初步形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