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鄉下陳朱村位于下葉村的南部,沿著白龍線、順著韋羌溪往下游走,穿過一座橋就到達下陳朱行政村。該村由下陳朱、官坑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西鄰下齊村、北接下葉石盟垟村,距淡竹鄉政府1.5公里。下陳朱村原名尚仁下陳村,以陳姓為主而得名,后因溫州永嘉方向朱姓大規模遷移到下陳村,方改名為下陳朱村。全村共有200戶人家,山林面積7300余畝,耕地面積420余畝。
下陳朱村一側靠山,一側鄰水。前有韋羌溪緩緩的清流,河邊公園開闊平坦;后有險峻的天柱巖矗立在民居一側,巖上刻有蝌蚪文。東面及東南側、東北側均靠神仙居景區山脈,該村是神仙居5A級景區的南大門出口,神仙居景區版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火山流紋巖典型地貌,天然的景觀資源豐富而集中。下陳朱村民居就坐落在獨特的山水之間,在險峻與平坦之間謀生。
村里還保留著石頭民居和古寨,徽派馬頭墻、古樸的石窗都在訴說著歷史的痕跡,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鯉魚跳龍門”表演形式還在追尋著屬于下陳朱的歷史傳承。村內云屏書院散發著濃濃的書香,書院正中墻上掛著萬世之師孔子的畫像,整個書院是由十幾根原木柱子頂起的一片寬敞的空間,古色古香的根雕等擺設讓這座書屋顯得深邃而有格調。書屋的對面是一米多高的老戲臺,戲臺的正門已經被水泥封起來,古樸的氣息依稀尚存繞梁之音。
下陳朱村的獨特之處在于其歷史的滄桑,木質的四合院與石頭民居與背后的天柱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青山依舊在,老屋已滄桑。在這里,生機與老邁并存,敗落的石頭墻矗立成了村里的一道背景,墻上爬滿了綠色植物,成為古村遺墟的一角。
據了解,下陳朱村正著力規劃打造和美鄉村。按照市縣美麗鄉村“一村一韻”“一村一品”的指導精神,下陳朱村將依托自身自然生態景觀以及毗鄰神仙居景區的區位優勢,從解決住房同時考慮道路、農業、生態、景觀、配套、商業等業態,落實整體規劃后推進下陳朱美麗鄉村的整體建設和發展建設。下一步下陳朱村將啟動農房改造和祠堂修復工程。居住建筑的改造將就地取材,利用溪石、山竹、林木、青磚等自然景觀,打造出下陳朱村獨有特色的生態鄉村。
(淡竹鄉供稿,有改動)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