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用現代理念打造山溝里的生態村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王寶 寧立春 字號:【

  50多歲的張榮成書記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一些,頭腦靈活,雖然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十分懂管理。1994年年底,34歲的張榮成接管了伊通縣貧窮落后的保南村,面對保南村的貧困混亂現狀,年輕的張書記敢想敢干,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抓治安保穩定促發展

  保南村東與吉林市盤石縣接壤、南與通化市的輝南縣相鄰,西與遼源市的東豐縣為伴,如此便利的交通是保南的優勢,但同時也讓保南村飽受偷盜之苦。張書記上任伊始,就把維穩作為第一要務。他制定了維穩方案,并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寫進了《村規民約》。保南村按照鎮里的統一部署成立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小組,張書記親自擔任組長,治保主任任副組長,領導全村的打防控工作。

  村里組建護屯隊和治安巡邏隊,主要負責防火防盜,盤查可疑行人和過往車輛,防止犯罪分子流串作案,并對各屯護屯隊的監督檢查和應對突發事件,從而形成了從村到屯的立體治安防控網絡。在村子通過外界的主要交通路口安有攝像設備,24小時監控人員流動情況。同時,他們在全村各屯的重要路口建起了治安崗亭,搭上了火炕,安裝了電燈,使護屯隊員在嚴冬或雨夜都能有休息的地方,保證了值班人員的人身安全。幾年來,他們共截獲盜竊車輛20余臺,抓獲盜竊違法人員7人,防止火災事故10多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近百萬元。現在的保南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成了附近村鎮人人向往的居住地。

  治安好了,大家都安下心來抓經濟。張書記找了幾個項目,抓住了去國外勞務輸出的機遇。1996年開始,村里先后開辟了日本、俄羅斯、新加坡、韓國等國外勞務合作項目。他們的口號是:“走出家門天地寬,邊學技術邊掙錢,條件成熟去國外,賺回外匯建家園。”至今全村所有適齡青年都去過國外勞務,有的人還去過多個國家。他們不僅賺回了大量的外匯,還帶回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思想,為今后在家鄉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綠色大米打開財富之門

  保南村的發展過程中,始終秉承著經濟和生態共發展的理念, “保護生態,服務民生”八個金燦燦的鎦金大字,寫在了村委會的大門前。

  為適應時代發展,在解決溫飽的前提下,保南村現代農業經營模式的合作社應運而生。保南村的合作社主要是兩個,一個是以種植業為主的有機稻米合作社,一個是以養殖業為主的合作社。保南村利用利用得天獨厚的轉心湖水和國家級生態村的自然環境,在3000畝的水田上種植有機水稻,用稻田養鴨的科學方式,采用“伊通河”源頭“青頂山”天然生態水直流灌溉,生產出了“轉心河”牌有機大米,該米經跟蹤監測,產品完全符合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的要求,并于2013年7月25日獲得了“有機轉換產品認證”證書。

  在綠色大米的生產過程中,保南村堅持使用農家肥、生物農藥和生物控制病蟲害技術,減少對環境的迫害。在為人們提供健康食品同時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在肥沃的土地上建大棚,種植反季蔬菜,發展食用菌生產,生產有機和生態產品,發展有益人類健康的好食品,以此帶動村域經濟發展。

  秀美保南旅游勝地

  保南村民富了,保南也成了人人向往的旅游勝地,青山環抱,碧水藍天,風景秀麗,寧靜純雅。景區內轉心湖、百合谷、高山觀日、神仙洞、水岸聽濤等旅游景點令人觀后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清晨,當你登上關馬嘴山上的怡然亭時,可以觀看到一輪紅日在群山之間冉冉升起,光茫四射,照耀大地;與此相襯托的是山間村落,炊煙裊裊,一派寧靜祥和、沒有喧囂的農家景象。游客在水岸聽濤,漫步于湖水之畔、森林之中,沉浸在綠色的林海里,可以盡情地享受森林中散發的天然芳香,傾聽水聲鳥語、松濤蟲鳴,使人們放松身心,洗滌心靈。

  為了讓游客在保南得到更好的享受,村委會找了一些離景區較近的家庭,由村委會補貼,改善農戶的上下水,安裝室內衛生間。同時,游客可以在農家院自己采摘,享用綠色天然無污染的農家菜。游生態村,吃農家菜,住農家屋,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向了這個山溝里的生態村。

  寧靜、安詳、秀美,這就是保南,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