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不起眼的植物經過匠人的栽培,歷經歲月的滄桑,變身成為姿態萬千、價值不菲的盆景,更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門路。在成都的花木基地,有一個名為先鋒村的盆景村,村民育盆景,游客賞盆景,以盆景為媒,勾勒著一副多元的生態畫卷。
先鋒盆景村位于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緊鄰江安河畔,全村水系發達,生態資源富集,江安河灌區天生堰萬米生態溝渠蜿蜒流淌,田園綠道串聯起翠竹林盤、民居院落和連接成片的盆景園、花木園藝苗圃。全村集聚了各類世代傳承的川派盆景、自主創作的獨特盆景,金彈子、紫薇、銀杏、羅漢松等各具特色的川派盆景樁頭與周邊花木園林、生態渠系、林盤民居有機融合成為盆景園藝主題生態村落。2016年,先鋒盆景村被授予“中國農業公園盆景主題園”。
先鋒盆景村自古崇尚園藝,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末以來,先鋒村便開始了大規模的盆景栽培。 在先鋒村,大多數盆景從業者的技藝都是從上輩傳承下來的,家庭作坊居多,而大學畢業后能回到村里做盆景,那就更抱著對盆景的一股執著的熱情。2013年,種植、銷售大戶自發成立了萬春鎮錦之春營銷合作社和奇藝盆景專合組織,采取抱團經營的方式加強市場對接,按照“基地統規”、“農資統供”、“病蟲統防”、“品牌統建”、“產品統銷”、“服務統攬”的“六統一”經營模式,提升市場效益,帶動周邊農戶130余戶。自“2014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在溫江區舉辦后,作為參觀點的先鋒村,以其獨特的產業優勢受到業內人士關注。
如今,先鋒村名聲在外,盆景銷售市場看好。走進先鋒村,村口就立著一株大型盆景,青翠欲滴、婀娜多姿,似乎在向游客友好地招手。穿過門牌,步入村道,路邊一戶戶的人家院里擺放著姿態各異、大小不一的盆景。當地村民說,村里培育的盆景品種比較多,主要是金彈子、羅漢松、銀杏、海棠之類的。
目前,該村擁有園藝中級技術職稱30余人、高級技術職稱5人,并與四川農業大學建立了校地合作關系,建立培訓實習基地,核心區盆景面積357畝,均采用景觀化、標準化種植。先鋒盆景村以打造盆景園藝為主導產業的“一村一品”旅游村落為目標,結合區域良好的生態資源,引入生態綠道,改善農房風貌,完善庭院盆景景觀,規范旅游標識,增設盆景工藝體驗園、親水廊道等相關旅游配套設施,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創新一村一品發展思路,農民實現持續穩定增收,2015年人均收入達3.2萬元。同時,盆景村按照“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標準,啟動了傳統農業向休閑觀光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村道、渠系生態景觀打造、整體融合農房風貌、庭院花木盆景景觀,規范設置旅游標識標牌,增設特色生態鄉村酒店、盆景研究協會、工藝體驗園、親水走廊等功能板塊,充分展現“川派盆景、川西院落、川西園林、川西民俗”文化,依托生態優勢資源打造“一三互動、產村相融”的幸福美麗新村綜合體。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